原標題:相約上合 綻放津彩 第六次上合組織成員國環境部長會在津舉行 攜手綠色發展 共譜上合新篇
七月的津城處處綠意盎然,其迸發出的蓬勃活力吸引全球目光。昨天,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環境部長和代表團團長齊聚天津,舉行第六次上合組織成員國環境部長會,圍繞“合作促進上合組織成員國綠色、可持續、低排放發展”的主題,就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等領域交流經驗實踐、共商合作未來。“中國在綠色發展領域不懈努力,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天津也有不少好經驗好做法值得借鑒”……在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年”,與會嘉賓們對深化國家間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合作滿懷期待。
當前,全球生態環境面臨嚴峻考驗,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環境污染等是許多國家共同面臨的環境挑戰,中外與會嘉賓不約而同將目光聚焦這一全球性議題。“因此,部長會意義重大,剛剛在現場我們簽署了《第六次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環境部長會聯合聲明》,並通過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於加強可持續發展合作的倡議》,確定共同目標和進一步措施,以應對環境挑戰。”在上合組織副秘書長詹內什·凱恩看來,參與並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力爭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是各國的共同任務,“中國在污染防治、空氣品質改善、荒漠化防治等方面成就顯著,為上合組織成員國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我們要相互學習、協同發力。”
同樣對中國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深表讚嘆的,還有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生態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奧舒爾巴耶夫·曼蘇爾·圖爾森:“中國在生態領域的經驗對我們啟發良多,非常期待以此次會議為紐帶,與中國深化雙邊及多邊合作。此次來津注意到,天津作為中國的超大型城市,在空氣、水污染治理和廢棄物管理方面的成效有目共睹,我們非常希望與天津在城市生態、數字環境監測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遠道而來的嘉賓們,對天津的“點讚”不止於此。此次部長會在緊鄰海河的天津香格里拉大酒店召開,透過落地窗看到海河兩岸美景的白俄羅斯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維克托·加拉諾夫不禁感慨:“天津是一座風景秀麗、充滿活力的城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城市綠化水準高,海河觀光帶環境優美,處處體現出生態與人文的和諧共生。可以看出,天津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上午的凝聚共識猶在耳畔,下午的“調研行”更讓嘉賓們實地觸摸到天津綠色發展的強勁“脈搏”。乘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兩旁鬱鬱蔥蔥、光伏板鱗次櫛比,加之新能源重卡不時從車窗外“掠過”,都給烏茲別克斯坦生態、環境保護與氣候變化部國際司司長扎洪吉爾·塔利波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津在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方面有很多新模式和新實踐,令人印象深刻。”
走進調研點位之一——天津濱海合佳威立雅危廢處置中心,AI(人工智能)自動講解向嘉賓們揭開“國內首個200噸/天規模危險廢物焚燒處置項目”的技術密碼:這裡可處理新《國家危險廢物名錄》46大類中45大類的危險廢物,代表中國危廢處置的先進技術水準。實驗室裏精密的監測設備、焚燒車間綠色環保的有序運轉、監控平臺上實時跳動的數據……讓烏茲別克斯坦生態、環境保護與氣候變化部部長阿濟茲·阿布杜哈基莫夫一路拍攝、頻頻提問:“我們國家工業體量大,工業廢棄物處理需求迫切。
回國後,我將推動本國企業與天津的危廢處置中心對接,讓這裡的先進技術在烏茲別克斯坦落地生根,助力我們的環保事業發展。”
美美與共,生生不息。此次部長會不僅搭建了經驗互鑒的交流平臺,更架起了技術共享的合作橋梁。正如多位與會嘉賓所言,他們將把在中國、在天津學到的先進環保技術與綠色發展理念帶回各自國家,讓中國方案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釋放更大效能,攜手共建清潔、美麗、可持續的世界。(記者 史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