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2025-07-07 10:39: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馮龍飛

  今天

  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週年紀念日

  1937年的7月7日

  日軍在盧溝橋畔製造“七七事變”

  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戰就此打響

  88年過去,山河無恙

  但那些為守護家國而浴血的身影

  從未被遺忘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一把大刀,震懾敵膽”

  抗日名將趙登禹在長城喜峰口

  以大刀夜襲而威震敵寇

  1937年

  盧溝橋的槍聲點燃全面抗戰的烽火

  他率部死守

  在南苑保衛戰中身先士卒

  壯烈捐軀

  “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只有英勇殺敵、不怕犧牲

  才能挽救祖國危亡……”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這段慷慨陳詞,是1933年3月11日晚,中國第29軍109旅旅長趙登禹在率領大刀隊夜襲敵營前,所發出的決死動員令。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據東北,進而覬覦華北。1933年3月,日軍進犯長城沿線地區,中國軍隊各部奮起抵抗,這就是著名的長城抗戰。其中,29軍奉命增援喜峰口等關隘陣地,趙登禹率109旅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唐山市遷西縣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 馬振: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喜峰口長城,可以看到,敵樓上的彈孔還非常清晰,這就是敵人當時用槍炮打擊留下的。這邊上面還有一個長城的垛口,當時日軍的飛機直接給炸塌了。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面對日軍飛機重炮,趙登禹率官兵奮勇抵抗。這位從小習武、16歲從軍的山東漢子,早已練就一身膽魄,此刻為禦外侮,更是把生死置之度外。

  戰鬥中,一枚炮彈在他身旁爆炸,左腿被炸傷,鮮血汩汩而出。他撕下衣襟包紮,繼續指揮作戰。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趙登禹長孫 趙瑞明:他説沒關係,這是小事。小傷是小紀念,大傷犧牲才叫大紀念,踐行了自己就是軍人,就是殺敵去了,戰死為止,獻出生命,保衛這塊土地。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29軍裝備簡陋,一直重視白刃戰訓練,趙登禹決定以此出奇制勝。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3月11日夜,他親率500名戰士,攜帶大刀和手榴彈,奇襲日軍營地。暗夜中,敵人萬萬沒有料到中國軍隊從天而降,頓時一片大亂。此次夜襲殲滅日軍數百人,炸毀火炮等大批裝備,趙登禹和29軍的大刀隊一戰成名。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喜峰口長城抗戰博物館館長 張國華:喜峰口戰役中使用的刀,一般的刀柄為20釐米左右,整個刀長是80釐米至1米左右,有的刀刻的就是忠誠的忠字,用大刀砍出了我們中國軍人的血性。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喜峰口戰役,迫使日寇退回長城以北,不僅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也鼓舞和堅定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決心。這首激昂的《大刀進行曲》,就是深受鼓舞的音樂家麥新所創作,很快廣為傳唱,大刀也成為抗戰精神的重要象徵。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姜濤:趙登禹將軍的部隊,是用比較落後的武器,用大刀隊這樣一個冷兵器的戰法,在喜峰口長城隘口獲得勝利,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中國軍隊是能打敗日軍的。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日軍不斷增兵,7月27日對平津地區大舉進攻,中國守軍頑強抗擊。此時已升任29軍132師師長的趙登禹臨危受命,擔任了南苑地區的前線總指揮。他召集各部,再次發出誓言:“軍人抗戰有死無生,盧溝橋就是我們的墳墓”。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戰鬥打響後,趙登禹臨危不懼,指揮部隊和軍訓團學生展開殊死拼殺。抵抗之頑強,讓驕橫的敵人出乎意外,戰況之慘烈,被日軍用“噩夢”來形容。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宣教專員 徐瑩:“白日下的一場噩夢”這個説法是來自1939年日本陸軍報道部出版的《大陸戰史》,説到了日方已經進行了非常猛烈的進攻,但是中國軍隊也進行了非常頑強的抵抗,地上的屍體不斷地增加,被稱為“白日下的一場噩夢”。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在南苑保衛戰中,趙登禹依舊身先士卒,多次率領敢死隊員與敵人肉搏。就連敵方的戰史,也不得不記錄下了這位對手的英勇無畏。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山東師範大學抗日戰爭研究中心主任 劉志鵬:《大陸戰史》當中有詳細的記錄,敵將趙登禹的防守非常堅固,幾經阻戰都無法容易地將他拿下。我軍的編隊轟炸和炮擊不斷進攻,但敵軍仍以必死之決心,以猛烈的火力朝我軍射擊,此戰慘烈至極,我方死傷數量不斷增加。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7月28日,由於敵我力量懸殊,中國守軍在大量殺傷敵人後被迫撤退。在大紅門一帶,遭到日軍圍困,趙登禹率部衝殺突圍,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9歲。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趙登禹長孫 趙瑞明:撤退前傳令兵脫離了戰場,回來説的,請轉告老母,忠孝不能兩全,軍人戰死沙場,乃是本分,沒有什麼可悲哀的。只是我的北平老母心中肯定有些受不了,替我轉達他的兒子為國家犧牲了。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人民不會忘記為國犧牲的兒子

  今天,在北京

  趙登禹路和趙登禹大街上

  一派繁華與祥和

  趙登禹學校裏

  孩子們正在認真學習

  這是當年抗日英雄們夢寐以求的景象

  他們的精神,也會永遠激勵後人

抗日英雄譜丨被寫進敵方戰史 趙登禹:抗日救國 是我軍人天職

  (總臺央視記者 潘虹旭 姬強 河北臺 山東教育臺)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