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是美國政府此前為所謂“對等關稅”設定90天緩徵期的截止日。但是鮮為人知的是白宮在這一天還有另一項日程安排。
有白宮官員日前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屆時會在白宮接待來自加蓬、幾內亞比紹、利比裡亞、毛裡塔尼亞和塞內加爾等五個西非國家的領導人,討論未來合作。
“特朗普總統認為,非洲國家提供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商業機會,這對美國人民和我們的非洲夥伴都有利。”
路透社報道截圖
“支持非洲大陸的新戰略”是個啥?
到底是什麼樣的“商業機會”讓長期被美國輕視的非洲又成了香餑餑呢?事實上,這次特朗普主動安排與非洲國家領導人的會議有其特定背景。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此前發文指出,特朗普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奉行的“美國優先”政策導致美國對非援助大幅減少,且其本人從未到訪非洲,也沒有主辦過任何形式的美非峰會。但自其2021年1月卸任以來,非洲發生了很大變化。
文章稱,隨著非洲崛起和美國在非洲影響力不斷減弱,“選擇權到了非洲手上”。如果美國不與非洲接觸,“美國優先”可能會讓位於“非洲優先”,而在特朗普看來,“這只會有利於美國的對手”。
大西洋理事會官網文章截圖
諷刺的是,雖然這次“美非峰會”預計將聚焦雙方的合作,但有非洲媒體特別提到,它的舉行背景是“貿易爭端日益加劇”。
白宮4月初曾宣佈對所有國家加徵“對等關稅”。其中,一些弱小的非洲國家甚至被頂格強加了50%的最高稅率。
分析普遍認為,一旦“對等關稅”恢復徵收,首先就會對最不發達國家最為集中的非洲造成巨大傷害。
《肯尼亞時報》報道截圖
除了關稅霸淩,本屆美國政府上臺後還取消了美國對非洲的大部分援助,理由是為了減少“浪費”且不符合“美國優先”政策的支出。
美國國務院非洲事務局高級官員特洛伊•菲特雷爾此前曾透露,在非洲工作的美國外交官“現在將以他們幫助達成了多少(美非)商業協議作為業績評判標準”。據他稱,這是美國政府“支持非洲大陸的新戰略”。
路透社報道截圖
美國《非洲之聲報》評論認為,白宮有意借此次與西非五國領導人的會議,與非洲建立以經濟利益而非發展援助為基礎的未來關係,但會議能否帶來切實的經濟夥伴關係還有待觀察。
美國《非洲之聲報》報道截圖
事實上,美非間“切實的經濟夥伴關係”現在正面臨著“切實的威脅”。
作為對非政策中為數不多的具體措施,美國于2000年通過的《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AGOA)為30多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約1800種産品提供了免稅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AGOA將於今年9月到期並需重新審議,但因本屆美國政府的關稅等一系列“美國優先”政策,這項原本旨在加強美非經貿關係的法案被不少人認為很難續簽,或者説已經名存實亡。
德國之聲:南非政治分析師丹尼爾·西爾克認為,美國的關稅早就在實質上廢止了《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
“這屆政府已經決心要把美國的外交和發展能力搞得一團糟”
那麼,美國安排這次與非洲五國的峰會究竟想談什麼“商業機會”呢?
有媒體透了底:會議可能會重點討論美國在西非關鍵礦産領域的投資機會以及地區安全問題。
美國“旗號”新聞網報道稱,美國意在“借當前美非外交互動頻繁之機擴大美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剛果(金)與盧旺達近日在“美國斡旋”下于白宮簽署停火協議之後。
美國“旗號”新聞網報道截圖
其實,從多次宣稱要“接管”丹麥海外自治領地格陵蘭島,到威脅將鄰國加拿大收為美國“第51個州”;從逼迫烏克蘭與美國簽訂礦産協議,到單方宣佈開發太平洋國際水域礦産,美國在全球瘋狂爭奪關鍵礦産的“吃相”早就暴露在世人面前。
而非洲作為資源聚寶盆,也日益成為美國關鍵礦産供應鏈多元化戰略中的重要一環。正因如此,長期輕視非洲的美國近年來持續加強美非關鍵礦産外交。
就拿“美國斡旋”剛果(金)與盧旺達簽署停火協議來説,表面看是為了推動非洲大湖區穩定,實則暗藏“礦産換安全”的功利本質。
協議文本中關於“兩國在適當情況下與美國政府及投資者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的條款足以揭示美國斡旋背後的真實意圖——用美國的軍事支持換取剛果(金)的鈷、鋰等關鍵礦産資源。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截圖
《紐約時報》今年4月曝光的一份美國國務院改組計劃草案,可以説把本屆美國政府的對非政策總結得更到位。
根據該草案,為了“減少浪費和欺詐”,確保美國務院更高效執行“美國優先”政策,美政府應關閉美國駐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全部“非必要”使領館,今後派駐非洲的美外交人員將只從事“特定的、以任務為導向的”活動,包括獲取非洲的關鍵礦産。
雖然白宮和美國務院均未就此作出回應,但這一爆料引發的爭議卻在發酵。用美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成員格雷戈裏·米克斯的話説,無論這份草案是否會交總統簽署,人們都可以明顯看到,“這屆政府已經決心要把美國的外交和發展能力搞得一團糟”。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