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稱,美國一直是兩黨制,“第三黨從來都行不通”,所以美國企業家馬斯克成立“美國黨”“太荒謬了”。
此前一天,因馬斯克與特朗普政府圍繞日前生效的稅收與支出法案的激烈矛盾再度升級,馬斯克宣佈成立一個獨立於共和、民主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
馬斯克為何此時宣佈成立“美國黨”?這一政黨成立會面臨哪些困難?
不滿法案通過
馬斯克憤而成立“美國黨”
馬斯克為何此時宣佈成立“美國黨”?
6月30日,馬斯克嚴厲批評總統特朗普力推的稅收與支出法案,並説如果法案通過他會立即成立“美國黨”。在法案通過後,馬斯克本月4日發起網絡意見調查,徵詢網民是否應該成立“美國黨”。截至5日他再次發帖時,共有超過124萬網民參與投票,支持者佔65.4%。5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宣佈成立“美國黨”,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
美政治生態不利於“美國黨”生存
成立“美國黨”面臨著哪些困難?
根據美國法律,一個有資格參與選舉的政黨成立,其資質確認需要經過複雜的認證程式,需要有足夠多的選民簽名支持,並且也不能直接動用馬斯克自己的資金進行運作。這些程式上的問題有可能遭到兩黨、特別是共和黨拿來大做文章,打壓“美國黨”。
不過,更大的困難在於,美國的政治生態非常不利於兩黨之外的“第三黨”生存。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刁大明:在美國選舉政治當中,制度和生態對於第三黨都極其不利,比如在總統選舉當中採取的是勝者全得的這樣一個原則。第三黨其實不太可能在任何一個州徹底超越兩大政黨成為排位第一的這個勝者,是根本不可能實現,根本不可能獲得選舉人團票。再比如,在國會選舉當中,其實是單一席位簡單多數勝出,那麼第三黨的候選人也不太可能超越兩大政黨。這樣的話,長期而言,第三黨其實就根本無法實現任何意義上的有效的這種聯邦層次的政治存在。
馬斯克或通過“關鍵少數”換取共和黨妥協
難以挑戰兩黨制 馬斯克成立“美國黨”有何目標?
根據馬斯克4日的説法,“美國黨”初期將聚焦2到3個參議院席位以及8到10個眾議院席位,試圖通過這些“關鍵少數”在國會中成為決定性力量。馬斯克稱,在當前國會席位分佈極為接近的情況下,這種精準策略足以影響重大立法。 專家表示,馬斯克可能是想通過“關鍵少數”換取共和黨在政策上的妥協,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標。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刁大明:客觀講,也存在著馬斯克有一些自己的政治計算的可能性,比如未來在2026中期選舉期間,如果這個所謂的“美國黨”還能夠參與的話,那麼大概率是要分散共和黨的選票和選民的。這樣一種情況下,對共和黨的選情一定是一個壓力。馬斯克借此就完全可能以此為籌碼來換取特朗普或者共和黨相關的在政策上的妥協,間接其實也就迂迴地實現了馬斯克在某些政策上可能需要的這些政治訴求或者政治目標。但是總體而言,我們的確可能沒有足夠的理由來高估這個新的第三黨的作用,未來可能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值得進一步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