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5年7月7日,波蘭邊防部隊官員在波德公路邊境口岸檢查車輛
當地時間7月7日,波蘭在與德國和立陶宛的邊境實施為期30天的臨時管控措施,以遏制非法移民進入波蘭。
其間,在波德邊境啟用52個過境口岸,在波立邊境啟用13個過境口岸。據外媒分析,波蘭恢復邊境管控措施,一方面是阻止非法移民經拉脫維亞、立陶宛進入波蘭,同時防止有非法移民被從德國遣返回波蘭。
此前,為遏制非法移民,德國于2023年10月在同瑞士、捷克和波蘭接壤的邊境地區恢復管制。
問題1
對於保持歐洲內部人員和商品自由流動與加強邊境管控,波蘭與德國為什麼都選擇了後者?
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理事長姜鋒接受了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的採訪,他認為這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波蘭和德國兩國都面臨著難民問題的綜合性壓力。特別是俄烏衝突爆發以後,兩國在原有的難民問題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大量來自烏克蘭的難民,給兩國帶來了很大的負擔。
·這不僅是財政和安置方面,還有社會和政治層面上的壓力。難民問題已經是兩國國內右翼力量批評政府和執政黨的一個重要的利器。特別是在德國,選擇黨更是在難民問題上反對政府的舉措。德國選擇黨也因此獲得了很多選票,尤其是在德國的東部。給執政的各黨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壓力。
·所以為了阻止選擇黨的這種攻勢,也是為了減輕政府面臨的壓力,德國新政府總理默茨沒上任之前,就宣佈了要加強難民管控,要採取更強硬的措施。上任伊始,他就這麼做了,特別是在與波蘭的邊境地區恢復了邊境檢查。目的是要把難民擋在波蘭,或者是送到波蘭去。
·這樣也就引起了波蘭方面的不滿。波蘭政府很早就警告了德國新政府不要採取這種單邊措施,否則會影響兩國關係,特別是影響到歐盟申根國家內人員和貨物自由交往的規則。但是德國政府還是強硬採取了單方面的邊境管控。
問題2
波蘭新的收緊邊境管制的措施也將適用於波蘭與立陶宛的邊界過境點。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理事長姜鋒説,這些措施反映了歐盟整體上都面臨著難民問題的挑戰。
·兩國的實際舉措都違反了歐盟關於難民庇護的規定。
·根據《都柏林公約》,避難者只能在入境歐盟的第一個成員國申請庇護,而成員國必須承擔避難者接待難民資格審核等一系列的責任。這也就意味著歐盟規定各個成員國在難民問題上協調一致、共同行動,分擔物質和社會的成本。現在看來,在實踐當中,歐盟的這項規定是越來越難以全面實施。
·第一,負擔分配不均,有些國家接收的難民多,承擔的成本多。有的國家接受的難民不光少,還不願意承擔,就導致了歐盟內部負擔不均。
·第二,各國的政策不一樣。
·第三,申請的程式特別緩慢,申請的過程當中難民到底怎麼樣處置,也産生了很多人道危機,給歐盟增加了道德壓力。也因此各個成員國現在合作得非常不好,有人認為歐盟的難民政策已經導致了歐盟各個國家相互間的分裂。
·現在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很大,歐盟可能需要出臺新的難民管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