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專稿:近期多家美媒報道聚焦特朗普政府對外政策,批評當下的美國正用一道道嚴苛的旅遊禁令和簽證新規築起高墻,滑向自我封閉的軌道,淪為全球旅遊業大繁榮中的“逆行者”。與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中國熱情敞開國門、擁抱世界的和諧圖景。此消彼長之間,封閉還是開放的不同選擇無疑將重塑國家形象與軟實力格局。
美國《時代》雜誌日前發表題為《中國向更多遊客開放,而美國在特朗普的領導下封鎖了自己》的評論文章,指出美國政府以邊境管控、移民整頓等理由限制遊客入境,此舉似乎意味著從全球舞臺上逐漸撤出,使美國變得愈發封閉。特朗普還將矛頭對準美國高校的國際學生,推出多項懲罰性措施,包括試圖取消哈佛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將外籍學生驅逐出境,甚至悄然撤銷數千名國際學生簽證(後又恢復)。特朗普政府還加強了學生簽證申請人的審查流程,尤其針對中國學生,要求申請人將社交媒體賬號設為“公開”狀態以供審核。此外,特朗普曾在2024年競選期間承諾重啟對穆斯林國家旅客的旅行禁令,並於今年6月以國家安全為由,對12國公民實施全面入境限制,同時收緊對另外7國公民的入境政策。另據報道,美國政府正考慮將36國納入赴美旅行禁令名單。另一方面,特朗普對全球廣泛加徵關稅、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頻頻扣留或拒簽旅客等事件也“勸退”了很多原本有意赴美的遊客。
多個國家已陸續發佈赴美旅行警示,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因多名歐洲旅客在美國邊境遭拘留(部分長達數周)發佈警告;丹麥、愛爾蘭、荷蘭等國則提醒跨性別人士謹慎赴美;加拿大也警告其公民可能面臨入境延誤、拒簽及電子設備被扣留的風險,部分加拿大民眾更發起抵制赴美旅行活動,反對特朗普多次威脅用“經濟手段”將加拿大變為美國第51個州的相關言論。
文章接著寫道,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正將旅行限制放寬到前所未有的水準:單方面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大,過境免簽政策覆蓋範圍擴大至55國。入境旅遊配套服務領域也顯著擴大。據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去年超過2000萬外國人免簽入境中國,較前一年翻了一番。與此同時,泡泡瑪特等中國品牌在全球走紅,既提升了中國軟實力,也激發了全球對中國的興趣。
《福布斯》雜誌網站同期發佈文章稱,儘管全球旅遊業蓬勃發展,但美國今年卻成了明顯的“輸家”。文章援引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WTTC)的一項研究表示,在調查覆蓋的184個國家中,美國預計是2025年唯一一個國際遊客支出下降的國家。數千萬國際遊客選擇前往其他地方旅遊,或將給美國經濟造成高達290億美元的損失,並危及數百萬個工作崗位。(宮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