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網站近日發表一篇文章,關注了中國煤炭大省山西的綠色轉型之路。
文章説,中國承諾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許多專家認為,得益於清潔能源體系的快速發展,中國或將提前實現碳達峰。當前,分析人士正密切關注中國的綠色議程將如何與經濟社會發展訴求取得平衡。在此背景下,中國煤炭重鎮山西,就處在“一場具有全球性深遠影響轉型的核心地帶”。
《衛報》網站截圖
文章説,山西省正在“為更綠色的未來而戰”,發展旅遊業就是山西的轉型策略之一, 很多年輕創業者正走在這股浪潮的前沿。正如其豐富的煤炭儲量一樣,山西擁有豐厚的文化資源,這一點在小城臨汾體現得尤為明顯:這座擁有多座古剎的小城在去年國慶假期就涌入了大量遊客,而去年爆火的遊戲《黑神話:悟空》也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原因之一。這款取材于中國神話故事的作品藝術化再現了臨汾廣勝寺等古剎的景觀,吸引著源源不斷的遊客。
《衛報》記者在廣勝寺遇到了72歲的遊客王先生。王先生認為,山西還在學習如何講好自己的故事。他説:"就拿倫敦大本鐘為例,它比山西的古跡年輕得多,但知名度卻高得多,山西需要繼續拓展國際化傳播策略。”
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山西運城12處古建首次向社會開放。
文章説,除了拓展旅遊業,山西也在積極融入全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浪潮。截至去年底,山西全省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61.89吉瓦,規模與英國相當。2022年,中國某光伏巨頭在大同建成光伏組件工廠,目前雇傭了160多名員工。企業數據顯示,超半數員工都是從煤炭行業轉型而來。
編譯丨魏鬱
簽審丨劉軼瑤、康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