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1頻道”播出的節目中表示,俄羅斯與西方矛盾的根源在於地緣政治。
普京説,西方按自身意願隨意切割利益,“只要我們未能以獨立主權國家之姿宣示捍衛自身未來的能力,便無人會將我們放在眼裏”。
△塔斯社報道截圖
當地時間7月13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方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北約將向美方支付這些裝備的費用。
特朗普還表示,他將在華盛頓與北約秘書長呂特會晤,討論烏克蘭問題等。據悉,北約秘書長呂特將於14日開啟訪美之行。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據美媒報道,特朗普將於14日宣佈一項“武裝烏克蘭”的新計劃。特朗普此前曾表示,當天將發表有關俄羅斯的“重大聲明”。
△《今日美國報》報道截圖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分析指出,如果特朗普的聲明將俄烏衝突的責任歸咎於俄羅斯,俄美關係將再次下滑至新低。
特朗普去年大選中曾承諾上臺後24小時之內就能解決俄烏衝突,但如今執政近半年,衝突不僅沒有結束,還有可能繼續升級。美方此時應該認識到了自己無力結束這場衝突的冷酷現實。
其實,恰恰是由於美方既想要最大限度佔有烏克蘭關鍵礦産資源,又想讓北約國家增加防務支出購買美國武器以持續軍援烏方,才使得這場衝突難以通過政治談判方式進行解決。
可以預見,這次美方的對俄政策聲明核心內容將會是將俄烏衝突歸咎於俄方,由此實施更多對俄制裁,並對烏克蘭給予更多軍援。這將會使美俄關係繼續處於“沒有低點,只有更低”的互動模式。
美國烏克蘭事務特使凱洛格預計將於14日抵達基輔,展開為期一週的訪問。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3日表示,烏方將向凱洛格提供關於衝突局勢的全面信息。
△《基輔獨立報》報道截圖
李海東認為,凱洛格此次訪問烏克蘭,雙方的主要議題可能是對烏軍援。而美國近期一系列的言論和行動表明,美國在俄烏衝突問題上的政策正在經歷重大調整。
一方面,此次凱洛格會與烏方以雙邊方式探討美國軍援如何更便捷地運送至烏方,從而實現美國以烏制俄、持久削弱俄羅斯實力的長遠目標。
另一方面,凱洛格將與烏方協調,進一步促使北約和歐洲盟國以多邊方式對烏克蘭實施軍事和經濟援助,促成歐洲為烏克蘭未來重建貢獻更多資源的局面。
美國正在從前期優先考慮俄美關係,緩解和對話化解俄烏衝突的階段,向著當前優先考慮烏方和歐洲訴求,協調美、歐、烏軍事層面更強合作,以軍事手段化解俄烏衝突的階段轉變。
在美西方加大對烏軍援力度的背景下,俄烏局勢會更為動蕩,衝突不僅更難以緩和,反而會持續升級。這不僅會使俄烏雙方更難有談判解決問題的動力,還會將歐洲整體安全置於持續尖銳對抗和爆發新衝突的困境之中。
素材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程謨 魏宇晨 楊卓英
編輯丨李嚴 楊楠
簽審丨劉鵬 康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