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15日),國家統計局介紹202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公佈了一組重要經濟數據。多家外媒對此進行了報道。
《華盛頓郵報》網站以“儘管特朗普發起貿易戰,但中國上半年GDP仍增長5.3%”為標題報道説,中國“頂住了關稅壓力”,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實現5.3%的同比增長,高於政府設定的全年增長目標。
《紐約時報》網站報道的標題則是“儘管特朗普加徵關稅,但中國經濟仍穩步增長”,報道認為,製造業及高鐵等重大項目對增長形成了重要支撐,同時中國的出口商品持續涌向全球市場。
《紐約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説,中國二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2%,這一增長使中國有望實現全年增長目標。報道説,此前中國剛公佈了強勁的二季度貿易數據,摩根大通分析師認為,“比預期強勁的出口表現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截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和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都用“超預期”描述中國二季度GDP數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報道説,二季度5.2%的增幅高於路透社上週五對 40 名經濟學家進行調查的平均預測;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還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中國工業生産較快增長,尤其是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遠高於預期。
彭博社網站的報道説,中國二季度GDP增速高於彭博經濟研究院此前的預期。儘管二季度對美出口下降,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仍保持穩步前進;整體出口實現逆勢增長,同時財政刺激有效支撐了國內需求和建築業發展。這种經濟韌性為中國提供了政策空間。
彭博社網站報道截圖
多家媒體還關注了上半年中國消費市場的表現。《紐約時報》網站的報道説,中國政府正著力激發消費,包括中央與地方聯動,面向居民推出新能源汽車、空調及其他工業品購置補貼,這些措施受到了超預期的歡迎。
編譯丨魏鬱
簽審丨鄒浩宇 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