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逆勢突圍顯韌性” 外媒聚焦中國上半年經濟成績單
2025-07-16 16:58: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丁天怡

  國際在線專稿:7月15日,中國上半年經濟數據發佈,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5.3%,國民經濟各領域運行穩中向好。另據海關總署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1.79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2.9%。在國際局勢持續緊張,美國關稅政策攪亂全球市場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交出的亮眼成績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贏得廣泛讚譽。多家外媒報道指出,中國以靈活策略應對外部環境動蕩,逆勢增長凸顯經濟韌性,也為全球市場穩定注入信心。

  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報道稱,在一個漸趨支離破碎的世界裏,中國通過多元舉措保持了貿易平衡,2025年上半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9%,這個數字對於經濟長期快速增長的中國來説,乍一看可能不算高,但將其置於當下充斥著關稅威脅與“脫鉤斷鏈”論調、地緣政治極度缺乏信任的世界背景下,情況就截然不同了——在這樣一種艱難處境下,中國出口商採取了富有優勢的策略:快速行動、拓展多元路線,並深化具有緩衝作用的夥伴關係。與此同時,中國的貿易順差持續擴大,這印證了一個簡單的事實:世界始終需要中國商品。

  報道指出,中國在充分展現其經濟韌性的同時,正應對一個比自冷戰結束以來任何時候都更加分裂的世界。昔日的確定性,如不可逆轉的全球化、商品與資本暢通無阻的流動等,已不再如從前般適用,而是被受限的供應鏈、近岸外包的嘗試,以及利用關稅政策謀取政治利益的現象所取代。

  報道讚許稱,雖然面臨重重挑戰,然而中國企業和商家卻沒有浪費時間沉溺于過去,“在深圳的倉庫和青島的港口,他們關注的只有下一個訂單、下一條路線、下一個變通方案。”正是這種隨機應變的能力,讓中國在三十餘年裏持續不斷地融入全球經濟。如今,在逆全球化背景下,靈活應變的智慧和能力支撐著中國經濟繼續破浪前行。從歐洲的電子産品到新一代電池所需的稀有礦物,連接全球供應鏈的原點仍在中國工廠。

  尼日利亞科技商業網站Tekedia發文指出,儘管全球經濟依然低迷,但中國出口引擎正展現出新的增長動力,關鍵原因之一便在於多元化戰略取得成效。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國出口企業加大了對新興市場和區域市場的出口,這一多元化舉措凸顯了中國不斷提升對美國政策變化影響免疫力的長期目標。目前,中國發出的信號很明確:國際環境或許動蕩不安,但中國正在適應,並決心開闢一條更具韌性的前進道路。而中國上半年經濟表現高於預期恰恰表明瞭自身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彌散環境下仍具備極強韌性。

  美國商業新聞網站Quartz刊文稱,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正嚴重擾亂全球貿易流動,然而中國出口依舊蓬勃發展,這揭示了一種可能性:美國的打壓可能正在助推中國的發展。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在內的一系列貿易夥伴加徵關稅的舉措,反而可能激勵各國深化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增加而非削減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景順(Invesco)最新調查顯示,近60%的全球主權財富基金計劃未來五年增持中國資産,理由是中國在先進科技與清潔能源領域實力雄厚且全面領先,這表明資本正涌向而非撤離中國。文章認為,中國最新經濟數據已然説明,美方意圖孤立並削弱中國的舉措或許適得其反。

  此外,美國彭博社、《華爾街日報》、英國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報道,中國上半年經濟數據發佈後,全球股票與期貨市場均有上漲,亞洲市場樂觀情緒尤為顯著,普遍認為中國經濟表現滿足或超過預期。(宮夢薇)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