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歐盟成員國外長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會議,商討對俄第18輪制裁方案,但由於斯洛伐克等國反對,該方案未能獲得一致通過,被推遲在16日的會議上繼續審議。
歐盟已經對俄實施了17輪制裁,制裁內容涵蓋很廣,對此歐盟內部也有很大分歧。為何歐盟要在此時推進第18輪制裁?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在剛剛結束的歐盟成員國外長會上,由於斯洛伐克等國的反對,歐盟方面沒有通過對俄羅斯的第十八輪制裁,但是顯然歐盟方面不肯罷休,除了要繼續推動對俄第十八輪制裁以外,現在歐盟已經開始在內部討論對俄羅斯的第十九輪制裁。
歐盟要繼續加大和升級對俄羅斯的制裁,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此前已經進行了17輪制裁,歐盟現在認為有必要對此前制裁留下的一些漏洞進行修正,而且要進一步加強制裁的效果。比如,第十八輪制裁實際上仍然是圍繞俄羅斯的能源,尤其是俄羅斯的能源收入這一塊做文章。在歐盟看來,由於存在一些隱性交易,所以對俄羅斯此前的能源制裁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所以要繼續收緊制裁的範圍。
·第二,在當前俄烏衝突的各方博弈中,歐盟是相對弱勢的一方,歐盟現在手裏較有用的牌也就剩下制裁了。現在安全問題或者軍事問題基本上由美國和北約在主導。對歐盟來説,它只能持續加大對俄制裁這方面的影響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顯示出歐盟在解決俄烏衝突中仍然是有價值的一方,尤其歐盟要以此來體現對美國的價值。
隨著制裁的延續和深入,歐盟對俄羅斯制裁的有效性還會不斷減弱,因為現在歐盟多數國家和俄羅斯已經終止了能源合作。換句話説,現在想要通過制裁,尤其是針對能源領域的制裁,能夠對俄羅斯施加影響越來越小。
歐盟將對俄制裁視作影響俄烏衝突前景的抓手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與此同時,現在歐洲國家也有一種觀點,認為近一段時間以來,俄羅斯的能源收入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在他們看來還需要繼續推進,只有這樣的話,他們認為才能讓俄羅斯感受到衝突帶來的負面衝擊,才能夠迫使俄羅斯不能夠拿出更多的財政力量來支持現在戰場上的行動。
所以從這個邏輯出發,我覺得儘管在外界看來,歐盟對俄羅斯制裁實際上是兩敗俱傷的行為,但是在歐盟看來是必要的,而且有可能會對未來俄烏衝突的前景産生直接影響的一個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