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澳大利亞是重要的經貿夥伴。中國16年來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夥伴,對華貿易為澳大利亞帶來實實在在利益;澳大利亞也不斷推進與中國在綠色産業等領域的務實合作,並希望保持雙邊貿易通暢,實現互利共贏。
2025年正值中澳自貿協定生效實施十週年,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也已開啟第二個十年。中澳關係將如何進一步向前、向好發展?雙方務實合作又將如何越走越寬?
近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到訪中國,這也是其第二任期內的首次訪華。兩國領導人不僅就進一步深化中澳關係達成重要共識,雙方還簽署了貿易、海關檢驗檢疫、農業、旅遊等多項合作文件。
中國澳大利亞商會會長馮栢文認為,阿爾巴尼斯總理在不到兩年時間兩次訪華,並且強調要加強澳大利亞與中國緊密的經濟和貿易聯繫,這展現出了澳方對於對華經貿關係的重視。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國澳大利亞商會會長 馮栢文:總理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兩次訪華,每次訪問中,商業交流都是重要內容。從澳大利亞的角度來看,這凸顯了與中國保持強勁的經濟、貿易和投資關係是多麼重要。
今年恰逢中澳自貿協定生效十週年,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也邁入第二個十年。
過去十年裏,中澳經貿合作展現了較強的韌性和活力。在當前國際經貿形勢下,更加需要深化中澳合作。
2024年,250多家澳大利亞企業參加第七屆進博會,創下歷史新高,這是澳方企業對中國經濟和兩國合作投下的“信任票”。與此同時,越來越多澳大利亞優質農産品走進中國家庭,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選擇。
中澳互利合作持續走深走實,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兩國在清潔能源、氣候變化、健康醫療等領域合作前景廣闊、潛力巨大。而從一家澳大利亞保健品企業的發展軌跡,我們或許能窺見中澳務實合作不斷深化的歷程。
圖片由受訪對象提供
政策紅利帶動澳企業
提速發展
2015年中澳自貿協定生效前,澳大利亞保健品進入中國市場曾面臨多重壁壘。一家相關企業的大中華區銷售總監高嘉璐回憶道,那時候紙質原産地證郵寄耗時長達一週,繁瑣的清關流程甚至導致産品上架週期超過一個月。
企業大中華區銷售總監 高嘉璐:以前在澳大利亞,小包裹直郵寄到中國消費者手上,大概要4-6個星期,現在已經縮短到兩個星期。在清關環節,原先原産地證要紙質文件列印出來,寄到國內相關口岸。現在已經完全電子化了,1-2個工作日可以從澳貿委商會拿到原産地電子版,客戶當天就可以上傳中國海關,輸進系統是自動匹配的,半天時間就有結果。一個集裝箱到中國口岸進入保稅倉,清關大概就是一個工作日。效率提高了非常多。
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提升了兩國貿易的效率和便利性。原産地證從紙質升級為電子文件,1-2個工作日即可完成核驗;清關時間也是大幅壓縮,對於納入跨境電商“白名單”的産品,得益於簡化的備案流程和電子化通關係統,保稅倉清關效率大幅提升。在緊急情況下,甚至能實現“産品未上飛機,備案手續已完成”的高效銜接,這在中澳自貿協定生效前是難以想像的。
關稅減免更成為最直接的“強心劑”:像蜂膠、魚油等核心品類關稅逐年遞減,部分産品享受5-10年零關稅優惠,直接推動企業産品在華價格競爭力提升了20%-30%。有統計數據顯示,中澳自貿協定生效以來的9年間(2015-2024年),中澳農産品貿易額增長187%,其中澳大利亞對中國保健品出口保持穩健增長,2023 年進口金額同比增速達 21.3%,成為雙邊貿易中極具活力的品類之一。
在企業創始人兼執行董事葉蓓玲看來,政策紅利不僅是成本降低,更是“確定性”的保障。
企業創始人兼執行董事 葉蓓玲:中澳自貿協定以後,一些産品的關稅逐年遞減,減到零的都有,就讓我們的競爭力加強很多。另外就是跨境電商的發展,讓海外的産品有一個窗口,當然産品一定是要合規,一定要品質夠好。我覺得這是對接很好的一個商業窗口,同時也對接了兩國人民的交流。
自貿協定為澳企業打開
“發展之門”
中澳自貿協定統一了産品認證標準,讓企業得以集中精力打磨産品而非應對合規壁壘。2024 年底,這家企業一舉斬獲澳大利亞僅6張的“藍帽子”保健品認證中的5張,同時取得8項寵物保健品進口批文,成為行業內少數打通"跨境電商+大貿進口" 雙渠道的企業。
該企業市場行銷總監安德里亞直言,這種突破,在協定簽署前幾乎難以想像。
企業市場行銷總監 安德里亞:2015 年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真正為企業打開了發展之門。在此之前,行業存在諸多限制。該協定讓我們得以拓展更多市場,提供值得信賴的品牌和産品,産品認證與註冊標準得以統一,産品也能更順暢地進入目標市場。我們如今擁有多家線上門店、實體店舖和電商渠道,力求讓産品觸達更多消費者。
這家企業不僅是中澳自貿協定的親歷者和受益者,還曾七次參加上海進博會,這在澳大利亞企業中是比較少見的。安德里亞説,從進博會上不難發現,中國消費者對澳大利亞健康産品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
企業市場行銷總監 安德里亞:進博會上的交流富有成效,這7年的參與確實助力了企業發展。我認為,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不斷提升,隨著收入增加,他們更願意為改善自身狀態(如健康、外貌)的産品買單。澳大利亞市場更側重保健品的健康功效,而中國市場不僅關注內在健康,還注重外在美等附加價值。另外,中國消費者對新潮産品的接受速度很快,一旦有熱門産品,他們會立刻嘗試。
中國市場驅動澳大利亞企業完成 "從通用款到定制化" 的産品迭代。比如,企業通過一些平臺收集的用戶反饋顯示:中國年輕人既關注産品功效,也重視"天然成分""可持續包裝"等附加價值。為此,他們升級了産品原料純度,還採用可降解包裝,2024年相關係列銷售額同比增長62%。
企業大中華區銷售總監高嘉璐認為,企業之所以能不斷地適應客戶需求改善産品,正是因為有了政策的支撐。
企業大中華區銷售總監 高嘉璐:因為(中澳)自貿協定以及(跨境電商)白名單的存在,把市場和我們的供給方拉得很近,我們可以快速了解市場需求,然後用比較快的方法進行匹配,去滿足這些需求。這麼説吧,在中國的這個跨境電商平臺上,各個葉子類目的頭部品牌您都找得到澳大利亞的影子。如果説沒有(中澳)自貿協定,而是用傳統跨境方式來做的話,我覺得這個是不可能的事情。
自貿協定簡化了貿易流程、降低了成本,“白名單”則進一步提升了産品備案、通關的效率,讓這家企業能更快速響應中國市場的需求變化。集團創始人兼執行董事葉蓓玲説,現如今,更多的産業協同正延伸至更廣闊領域。
企業創始人兼執行董事 葉蓓玲:最近我還到了海南島,因為海南博鰲樂城團隊之前來考察,我回訪後發現當地政府非常支持,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中國現在非常開放,想要把海外一些很好的(産品)引進來,也讓自己很多的(産品)可以走出去。我覺得這十年,(中國)跟海外的交流特別好,人民相互的交流,讓澳大利亞和中國都增加了互信。
“在共贏中創造更大價值”
2025年正值中澳自貿協定生效實施十週年,雙方已經簽署了關於實施和審議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的諒解備忘錄。
未來,兩國將繼續高品質實施協定,共同開展協定審議,以明確可進一步完善或拓展的領域,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準,為兩國經貿合作提供更高水準的制度保障。
而且,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已經開啟第二個十年,雙方都希望能推動中澳關係進一步向前、向好發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近日,兩國簽署了貿易、海關檢驗檢疫、農業、旅遊等多項合作文件。
在葉蓓玲看來,這些都標誌著中澳合作從“傳統貿易”向“高端産業”的換擋提速。她説,第一個十年,我們解決了“能不能做”的問題;第二個十年,要回答“如何做得更好”。
企業創始人兼執行董事 葉蓓玲:我相信還會有一些資本市場上的合作,甚至有一些産品中國市場需求非常大的話,我們也考慮到保稅區去設立分裝廠,可以增加生産效率。我覺得未來雙方合作會更密切,涵蓋會更廣,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更多,規模會更大。
葉蓓玲説,十年前,自己帶著産品敲開中國市場的門;十年後,她要帶著産業鏈深度融入中國市場的生態。因為“最好的合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共贏中創造更大的價值。”
而這,可能正是中澳關係向前、向好發展的核心密碼。
素材來源 | 環球資訊廣播《環球財富故事》
記者 | 殷翔宇
編輯 | 王鑫
簽審 | 王倩
監製 | 蔡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