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市場上的新鮮番茄超七成靠進口,這其中的九成來自墨西哥。
可本週,美國政府宣佈終止與墨西哥長達29年的“番茄協議”,對大部分墨西哥輸美番茄開徵17.09%的反傾銷關稅。
美國關稅大棒為何要對酸甜可口的番茄痛下殺手,是商業理智的淪喪還是保護主義的狂妄?
要解構這顆美墨貿易戰中的番茄,得從1996年説起。
這一年美國與墨西哥簽署《番茄暫停協議》,為平息貿易爭端,美國同意暫停對墨西哥番茄的反傾銷調查,條件是墨西哥必須按美國設定的“參考價格”在美銷售新鮮番茄。該協議會定期重新談判,如今被終止的協議就是2019年簽署的。
到了今年,美國不簽了,理由就是該協議沒能保護美國生産商免受墨西哥番茄“不公平”定價的影響。
美國政府嘴上強調的是“貿易公平”,實際上是在用貿易保護大棒,給本土番茄種植戶捧場,確切地説:是在跟共和黨“票倉”州做利益捆綁。
對於特朗普政府的這一決定,美國番茄的主産區,佛羅裏達州的番茄種植戶和交易商們歡呼,政府“趕走了低價競爭者”。實際上,共和黨主政的佛羅裏達州一直是番茄關稅的最大支持者。
但對此,美國很多其他州恨得牙根癢癢。
比如亞利桑那州州長、民主黨人霍布斯就指責,退出“番茄協議”是愚蠢決定,這有利於佛羅裏達州,卻將威脅亞利桑那州和得克薩斯州的5萬多個工作崗位,並迫使亞利桑那州的企業和家庭為關稅付出代價。
終止了“番茄協議”,美國番茄大州可能期待著即將奪回市場。可農業經濟專家們並不樂觀,最關鍵的是,美國的土地、人力等生産成本比墨西哥高得多。短期內,種植能力根本無法填補去年190多萬噸墨西哥進口番茄的缺口。
彌補不了需求,價格自然就要上漲。美洲新鮮農産品協會擔憂,在食品通脹時期,關稅將大幅提高番茄價格,最後還是老百姓掏腰包。美國最大的番茄經銷商之一“自然甜”公司已發話,如果番茄協議終止,公司將不得不提價近10%。
美國消費者很受傷,墨西哥番茄出口産業也很惆悵。兩敗俱傷何苦呢?
墨西哥經濟部和農業部聯合發表聲明,批評特朗普政府朝令夕改的做法“不公平”,損害墨西哥番茄種植戶及美國相關産業的利益。
小小一顆番茄,墨西哥種植,美國來消費,本是互利貿易。可在美國政府貿易戰的陰影下,“關稅番茄”成了互傷利器。
記者丨王新宇
編輯丨王新宇 楊楠
簽審丨王昆鵬 陳濛
監製丨劉軼瑤
技術監製丨楊秀文 陳欣 潘濤
技術策劃丨何偉 王稼誠
剪輯及包裝丨王嘉藝 王靚 白樹宇
視覺設計丨梁馨月
攝像丨王稼誠 趙天佑 王詩雨 劉晨 王欣
燈光丨王稼誠
後期視頻技術丨胡曉娜 劉頔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