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深觀察丨“歐洲自主”短期內能實現嗎
2025-07-19 20:59:33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胡君顏

  近期,法德英三國圍繞防務問題密集互動。

  當地時間7月17日下午,英國首相斯塔默在唐寧街會見德國總理默茨,這是默茨今年5月出任德國總理後首次正式訪問英國。

  雙方在會晤前簽署了《英德雙邊友好與合作條約》。按照英國廣播公司的説法,這是二戰結束以來,英德之間簽署的“最大條約”。而這份合作文件的重頭是防務。

深觀察丨“歐洲自主”短期內能實現嗎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也對英國進行了國事訪問。訪問期間,馬克龍強調法英對歐洲安全擔負特殊責任,兩國將持續提升雙邊軍事合作水準。

  然而,專家分析認為,“歐洲自主”概念雖好,但短期內難以實現。

  “友好條約本質是大規模軍備合作計劃”

  根據英德簽訂的合作文件,雙方承諾建立一個正式機制,即“高級官員每年開會協調外交、安全和國防政策”,以應對敵對國家、外國干涉和混合威脅。

  條約規定,兩國“在對方遭受武裝攻擊時,應相互援助,包括採用軍事手段”,這是對彼此在北約的承諾的重申。

  此外,雙方同意加強歐洲北部和東部防務,並聯合生産和出口國防裝備,具體項目包括德國國防初創公司斯塔克將在英國開設工廠,將在未來十年內聯合生産“拳師”裝甲車和“颱風”戰鬥機,以及研發深度精確打擊導彈。

深觀察丨“歐洲自主”短期內能實現嗎

英國《獨立報》報道截圖

  德國《柏林日報》地緣政治版主編西蒙·蔡斯分析指出,條約的潛在影響值得警惕。

  蔡斯:“從英方表態來看,這份聽起來冠冕堂皇彰顯團結的友好條約,本質是一項大規模軍備合作計劃,將産生深遠影響,並改變安全政策的整體格局。這意味著未來將長期追加數十億歐元的軍費開支,並令人遺憾地持續拱火俄烏衝突。”

  就在默茨訪問英國前,法國總統馬克龍本月8日率先開啟對英國的國事訪問。

  10日,英國首相斯塔默和馬克龍舉行聯合記者會時表示,英法雙方已簽署《諾斯伍德宣言》,首次明確雙方將就各自獨立的核威懾力量進行協調。

  斯塔默稱,作為歐洲的核大國,英法提供了約40%的歐洲國防開支,對歐洲大陸的安全負有獨特的責任。

  此外,兩國宣佈組建最多5萬人的法英聯合部隊,預備未來派駐烏克蘭“維和”。

深觀察丨“歐洲自主”短期內能實現嗎

路透社報道截圖

  法德英三國領導人密集互動討論防務問題究竟為何?

  美聯社、路透社、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報道稱,三國簽署防務類型的合約,標誌著在歐洲大陸面臨威脅以及美國盟友不確定性的當下,歐洲三大強國之間加強了合作,試圖尋求自保。

  分析稱,對英國首相斯塔默來説,與巴黎和柏林的“背靠背協議”表明歐洲非正式“E3”集團的輕微激活——倫敦、巴黎和柏林在移民、國防和戰略競爭方面進行更緊密的協調。

深觀察丨“歐洲自主”短期內能實現嗎

《金融時報》報道截圖

  分歧和矛盾考驗三國政府

  儘管英法德此次高調秀團結,但多年來因英國“脫歐”、非法移民、捕魚權等問題罅隙不斷,如今三國仍存在結構性矛盾。此外,如何平衡對美關係並解決利益分歧,將考驗三國政府。

  在防務問題上,法國尋求“歐洲戰略自主”的願望更加激進;而德、英則相對更看重“跨大西洋關係”。

  援烏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近日,美國提出通過北約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計劃,德國和法國顯現立場分歧。德國表示,將在這一計劃當中發揮“關鍵作用”;法國則主張歐洲國家購買“歐洲造”武器,因此拒絕加入美國的計劃。

深觀察丨“歐洲自主”短期內能實現嗎

RBC-烏克蘭通訊社報道截圖

  而在所謂的歐洲“核威懾共享”問題上,雖然德國總理默茨支持英法發起的這項計劃,但德國國內對歐洲“核威懾共享”存在較大爭議。

  據美國《政治報》報道,當前德國執政聯盟當中的社民黨就反對這一計劃,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尋找美國的“替代方案”。

深觀察丨“歐洲自主”短期內能實現嗎

美國《政治報》報道截圖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分析認為,英法如果進一步協調其核威懾力量,對於歐洲來説,帶來的更多是衝突對抗的風險。

  對一些歐洲國家來説,始終擔心來自俄羅斯的核威脅。但在美國特朗普政府上臺以後,一旦美國不再對歐洲國家作出核安全方面的承諾,歐洲必然在核力量上有自主發展。

  從長期來看,歐洲地區可能會出現一場新的核軍備競賽,這將給歐洲安全帶來更多風險因素。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