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美國與日本達成關稅協議。日本首相石破茂當天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有關協議更詳細的信息還需等待負責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彙報。
根據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公佈的內容,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將獲得投資利潤的90%。日本還將向美國開放汽車、卡車、大米及某些其他農産品和商品市場。美國將對日本輸美産品徵收15%的關稅。
美日關稅協議的達成對日本意味著什麼?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接受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認為,日本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有政治、經濟等多方面考慮。從短期來看,這份協議可以緩解日本的壓力:
對日本來説,短期內可能是一個利好消息,因為可以避免更高關稅的衝擊。此前,美國針對日本的對等關稅稅率設定為24%,並威脅將汽車關稅提高到25%,這對日本汽車産業等支柱産業的影響非常巨大。協議達成後,若關稅維持在15%,就可以避免日本相關産業遭受更嚴重的打擊。
該協議有利於維護日美同盟關係。二戰後,日本國家安全依賴美國的保護,在涉及美國利益的國際協議中,往往選擇對美方進行妥協。這次協議的達成有助於維持日美之間的同盟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美國的訴求,使日本在軍事和外交上能夠繼續與美國保持較為緊密的聯繫。
短期內可以提振日本的市場信心。協議達成的消息傳出後,日經225指數大幅上漲,汽車股、銀行股大漲,市場呈現普漲態勢。更重要的是,日本汽車産業面臨的壓力有所緩解。汽車是日本的核心産業,2024年日本對美國出口汽車達到137萬輛,相關出口額佔到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34%。協議避免了日本汽車關稅大幅提升,可減少日本汽車産業出口下降以及生産減少的風險,對産業鏈上下游以及相關就業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項昊宇同時表示,從中長期來看,由於這份協議並不平等,對日本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並非好事:
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這份協議並不平等,更像是日方迫於美方壓力而作出的單方面妥協讓步。尤其是日本需要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且美方從中獲利90%,這可能給日本帶來很大的財政壓力。
如果日本企業加快向美國轉移産能,也可能會加速日本國內的産業空心化。
同時,日本對美方開放大米等農産品等市場,會使日本國內相關産業面臨來自美國農産品的競爭,可能導致貿易逆差擴大。
因此,從中長期來看,這對日本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恐怕並非好事。
素材來源丨總臺環球資訊廣播午間《第一資訊》
編輯丨高玉傑
簽審丨賈延寧 蔡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