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日本輸美商品從此前威脅的加徵25%關稅降為15%,同時日本同意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
日本首相石破茂23日對該協議成果表示稱讚,支持者也認為,這是日本外交上的一大勝利。
但持反對意見的日本相關産業人士表示,15%的稅率依然較高,這次日本對美國開放汽車和農産品市場,包括要對美國增加大規模的投資,這些對於日本國內相關産業以及日本經濟而言,或將帶來深遠的影響和嚴重的衝擊。
△路透社報道截圖
韓國和美國原定於當地時間25日舉行財長和貿易談判代表的“2+2”關稅協商會談,但因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日程變化而宣佈推遲。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正考慮在對美關稅談判中,就部分農産品進口限製作出“戰略性讓步”,以換取與美國達成更廣泛貿易協議的空間。
△路透社報道截圖
目前,美國政府正在對包括韓國在內的貿易夥伴施加壓力。其中,在農産品領域,美國要求韓國放寬對美國牛肉的進口限制、擴大大米進口配額、允許進口轉基因土豆,並放寬蘋果、藍莓等水果的檢疫程式等。
韓聯社報道稱,儘管韓方尚未對美方要求作出實質性回應,但政府考慮在農業領域向美國讓步的相關表態,已經引發韓國農民團體的強烈不滿和抗議。目前,慶尚北道議會、青松郡議會均通過決議,要求政府立即終止有關美國産蘋果進口的審議。
△《韓國時報》報道截圖(題圖為7月9日,蘋果種植戶和公民團體成員在首爾總統辦公室前舉行集會,抗議進口美國蘋果。)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分析指出,日本與美方達成貿易及關稅協議,勢必給韓方造成更大的談判壓力。韓國會以日本的協議為樣本,謹慎推動與美方的相關談判。
·由於在安全、經濟等方面對美國存在一定的依賴,韓國很難完全扛住美國在貿易談判中的壓力。同時,韓國也希望通過與美國達成更廣泛的貿易協議來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美國是韓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如果雙方能達成協定,韓國的汽車、半導體等優勢産業會獲得更廣闊的美國市場準入機會,在當前全球競爭非常激烈的背景下,美國市場對於韓國相關企業的營收增長至關重要。
·為了整體經濟利益,韓國可能會在農産品領域做出讓步,作為與美國談判的籌碼。當然,韓國政府會因此面臨來自國內農民團體的強烈抵制。韓國農業以小規模經營為主,本土農産品的生産成本相對較高,難以與美國大規模機械化生産的農産品進行競爭。一旦放寬農産品進口限制,廉價的美國牛肉、大米、蘋果等農産品大量涌入,將會嚴重衝擊韓國本土的農業。如果政府無視民間的反對意見,很可能會引發大規模抗議活動,影響社會穩定。
·韓國政府也需要從糧食安全的角度慎重擴大美國牛肉和大米的進口,因為韓國在大米等農産品上有自己的保護政策,擴大大米進口配額會影響本國的糧食自給率,威脅國家糧食安全。
·綜上所述,韓國政府在做出讓步時會非常謹慎。由於美日協議達成後,日本對於國內開放農産品市場也存在諸多爭議,未來韓國會進一步參考日本的情況,謹慎推動與美方的相關談判。
△資料圖:韓國首爾一家超市出售的美國牛肉(圖自韓聯社)
對於韓美之間的博弈,項昊宇認為,韓國並非毫無還手之力,可以在優勢産業合作、農産品市場準入和貿易平衡等方面發力。
·韓國的半導體、造船等産業技術比較先進,在全球擁有較強的競爭力,佔據全球重要市場份額。韓國可以強調以造船、半導體為代表的韓美戰略産業協同的重要性,提出加強雙方在相關領域的合作,共同研發新技術,共享産業鏈資源等。通過相關産業合作,美國可以獲取韓國的先進技術和産業資源,促進美國相關産業的發展,增加美國國內的就業機會。韓國則可以借此要求美國在關稅問題上讓步,例如降低對韓國鋼鐵、汽車等産品的關稅。
·在市場準入方面,雖然美國要求韓國開放農産品市場,但韓國本身也是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消費市場,韓國可以考慮擴大美國能源作物的進口,例如進口用於生産乙醇的美國玉米。韓國還可以在其他非農産品領域,例如服務貿易等方面適當開放市場作為談判籌碼。
·在貿易平衡方面,韓國政府承諾採取措施減少美國對韓國的貿易逆差。韓國可以通過增加對美産品進口,鼓勵韓國企業對美國加大投資等方式實現這一目標。如果韓國企業增加對美投資,也可以幫助美國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韓國可能以這些為談判要點跟美國討價還價,爭取美國降低對韓國産品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