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4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法國將於今年9月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宣佈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助理研究員陳曉徑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採訪時分析説,馬克龍宣佈這一決定有多方面考慮。
在外交層面,法國一貫長于在多邊場合發揮領導力。現在已經有140多個國家承認了兩國方案,法國覺得在聯合國代表大會這個場合介紹“兩國方案”,是能最好地發揮其影響力的地方。
法國同時也是為了彰顯自身與美國不同,以及貫徹其力推的“歐洲戰略自主”戰略。
法國也有內政方面的考慮。自去年以來,法國內政不太穩定,馬克龍在國內的支持率不太高。在這種情況下,法國總統希望自己在外交上贏得主動、贏得高光。
在馬克龍宣佈將承認巴勒斯坦國後,以色列政界反應強烈。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法國此舉是“對恐怖主義的鼓勵”,多位以色列政要呼籲以政府立即採取反制措施。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湯米·皮戈特24日表示,美國不會出席聯合國即將舉行的關於旨在解決巴以問題的“兩國方案”的會議。據悉,該會議定於本月晚些時候在聯合國舉行。
路透社報道截圖
陳曉徑分析稱,美國通過強烈回應來表明立場。
美國在中東問題上採取偏袒以色列的立場,這樣的傳統是由美國自身的外交特點來決定的。美國在考慮外交策略的時候,主要是出於利益考慮,而且會不惜一切代價維護自身利益,因此,美國採取強硬態度在意料之中。
還需要考慮的是目前的歐美關係。特朗普二次上任後,歐美關係持續承壓,美國對盟友採取一種“壓力測試”的方式,在中東問題、烏克蘭問題等國際問題的協調上面,一方面希望削弱歐洲的談判權、話語權;另一方面也希望看到歐洲的主要大國能夠順從美國的想法。
在這樣一個關鍵的節點上,法國繼續彰顯自身與美國的不同,並且選擇了聯合國大會這樣高光時刻去推出“兩國方案”,對於特朗普來説是不可忍受的,一定要給出強烈反應。
據報道,本輪巴以衝突2023年10月爆發後,西班牙、挪威、愛爾蘭、斯洛文尼亞以及多個非歐洲國家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
馬克龍今年4月訪問埃及後宣佈,法國與沙特阿拉伯計劃于6月共同主辦推動落實“兩國方案”的聯合國會議。按照法媒説法,法國屆時可能承認巴勒斯坦國。但這場會議因以色列與伊朗6月發生軍事衝突而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