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近日刊文稱,在中國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女性的力量發揮著重要作用。
報道説,中國少數民族女性返鄉創業熱潮正深刻改變著偏遠農村地區的經濟格局。這些女性創業者不僅開闢了全新的鄉村創業模式,更重塑了傳統性別角色認知,提升了農村社區參與能力。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報道截圖
報道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為例稱,越來越多曾就職于城市的女性正重返鄉村。家庭責任與自主創業等訴求共同推動她們成功創辦了多個涉農、文化及旅遊相關的小微企業。與傳統認知中農村女性在經濟角色上的被動依賴性截然不同,這些返鄉女性正積極構建充滿活力的商業模式,有力推進包容性發展戰略的落地實施。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報道截圖
比如,“雲上糧倉”項目團隊由28至50歲的女性負責。該項目于2016年正式成立,計劃改造廢棄糧倉和木屋,打造集民宿、餐飲和侗族文化展示于一體的複合空間。參與該項目的女性能夠增加家庭收入、獲得更高的社會認可,並提升在家庭決策中的參與度。
報道分析認為,她們的成功,融合了情感投入、家庭服務技能與創業精神的完美結合。她們還巧妙地將傳統智慧與現代酒店理念相融合,以旅遊業為載體,既推動經濟繁榮,又守護文化遺産。
報道還以當地的一家蠟染合作社舉例,該合作社由60余名苗族婦女組成,將原本非正式的家庭蠟染技藝發展為知名地方企業。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她們建立了集體生産工坊,開發銷售品牌産品線,並搭建了電商平臺。2017至2022年間,該合作社年集體收入從2萬元增長至35萬元以上。
報道最後總結到,這些案例表明,返鄉女性重塑了中國鄉村發展理念、創業模式和賦權理念,她們的行動既直接回應經濟需求,又彰顯文化自信、政治參與度與社會創新成就。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報道截圖
編譯丨王洹星
簽審丨李琳
監製|蔡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