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以在技術實力方面領先於美國的想法曾經似乎是天方夜譚,但現在情況已不再如此。”
英國金融類雜誌《貨幣週刊》最近刊載的一篇文章,拋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中國在科技方面已經領先了嗎?
文章隨後肯定回答道:“差不多就是這樣。”
《貨幣週刊》文章截圖
文章指出,儘管哈佛大學研究人員上個月發佈的一項技術指數排名中,美國排在第一,中國緊隨其後位居第二。但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國已經在關鍵領域遙遙領先。
該智庫指出,在2003年-2007年間,美國在64項前沿技術中有60項領先於中國,而中國僅在3項上領先美國。但到了2019年-2023年,局勢已經逆轉。如今,中國在64項關鍵技術中領先57項,而美國僅領先7項。
《貨幣週刊》文章截圖
那麼,中國在哪些方面表現出色呢?
文章列舉了生産電動汽車以及電動汽車電池、無人機和太陽能硅片等的多家企業,並指出,這些企業都是中國的初創企業。與此同時,中國企業還正在美國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的其他創新領域展開激烈競爭,如航空、電信、機器人、量子計算、生物技術和制藥,以及太陽能等。
文章稱,“Deepseek時刻”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時刻。中國的政策制定者正在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在工廠和消費者中的實際應用。這與中國在電子商務和電子支付領域佔據領先地位的模式相同。與此同時,文章援引專家的觀點指出,中國政府正在對人工智能技術給予大力支持。
文章分析道,中國擁有美國所沒有的優勢。諸如,它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因此可以在企業走向全球之前在其境內孵化它們。此外,在高科技領域追求自給自足。而且,卓越的高等教育是在全球經濟、技術競爭中佔據主導地位的驅動力。中國擁有世界一流大學,如浙江大學,它幫助杭州變成了“中國矽谷”。
《貨幣週刊》文章截圖
但相比之下,美國正在“積極破壞其高等教育機構,尤其是疏遠外國人才”。
編譯|李琳
簽審|王洹星
監製|蔡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