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5日,伊朗與英國、法國、德國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就伊朗核問題舉行會談。本輪會談的會場設在伊朗駐伊斯坦布爾總領館內,全程閉門進行,持續約四小時。這是以色列與伊朗6月24日停火以來,伊朗與英法德首次就伊核問題舉行正式線下會談。
美聯社報道截圖
外界預計,本輪談判將圍繞伊朗核計劃的和平性質、解除對伊制裁的路徑、以及歐洲可能觸發的“快速恢複製裁”機制等敏感議題展開磋商。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所副所長秦天分析認為,儘管會談未達成立竿見影的具體成果,但各方展現出希望避免伊核問題爆發新危機的共識。
當前最緊迫的挑戰是歐洲計劃在8月底前啟動"快速恢複製裁"機制,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恢復對伊朗制裁。此舉遭到伊朗強烈反對,伊方甚至威脅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作為反制。歐洲方面也意識到,如果強行推動制裁,可能引發伊核問題的新危機,這並非其本意。
當前,伊朗與歐洲仍存在妥協空間。例如,伊朗可恢復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一些合作,或在伊核談判中表現出更積極的姿態;歐洲則可暫緩啟動制裁機制。未來,各方已表態將繼續保持溝通,通過進一步磋商將"避免危機"的共識轉化為具體成果。
秦天同時指出,此次會談在一定程度上為美伊後續接觸或伊核談判做出了試探性鋪墊,增加了雙方未來重啟對話的可能性。
6月中旬以伊衝突導致伊朗退出談判後,美伊溝通渠道中斷,而此次伊歐如果能就"快速恢複製裁"機制達成妥協,將為美伊重建互信、重啟談判創造條件。
反之,如果談判破裂,伊朗可能採取更強硬立場,進一步出臺反制的措施。歷史地看,歐洲長期在美伊間扮演斡旋角色,本次會晤中歐洲也是希望獲取伊朗在核問題上的底線立場,為後續可能的談判鋪路。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楊卓英 印梅梅
編輯丨遊佳 王洹星
簽審丨劉鵬 蔡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