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交部長讓-諾埃爾·巴羅26日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定於28日和29日舉行的一場聯合國部長級會議上,阿拉伯國家將首次公開譴責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並敦促其解除武裝,以換取更多歐洲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
此前,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表示,法國將在9月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宣佈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這一表態遭美國和以色列猛烈抨擊。
法沙醞釀已久
巴羅26日接受法國《星期日報》專訪時説,阿拉伯國家將首次譴責哈馬斯並要求其解除武裝;作為回應,歐洲國家將確認他們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意向。
“半數歐洲國家已經這麼做,剩下半數也在考慮中。”他説,“英國首相已經表明他有意這麼做,德國會在晚些時候考慮。”
巴羅表示,上述舉措是法國和沙特阿拉伯醞釀已久的倡議內容之一。法方將在聯合國發起呼籲,爭取更多國家加入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行列。
巴羅説,法國和沙特計劃在本月28日和29日舉行的一場聯合國部長級會議上,推出一份旨在落實“兩國方案”的“戰後路線圖”。另外,歐洲聯盟委員會近期將對以色列採取更強硬立場,要求以方停止在約旦河西岸新建猶太定居點、停止由以軍監控人道援助物資分發。
本輪巴以衝突2023年10月爆發後,歐洲國家西班牙、挪威、愛爾蘭、斯洛文尼亞以及多個非歐洲國家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馬克龍今年4月訪問埃及後宣佈,法國與沙特計劃于6月共同主辦推動落實“兩國方案”的聯合國會議。按照法媒當時説法,法國可能在這場會議上承認巴勒斯坦國。然而,以色列與伊朗6月發生軍事衝突,會議被推遲,改為7月28日和29日在聯合國舉行部長級會議,再于9月聯合國大會間隙舉辦一場由相關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的活動,以討論上述議程。
美以強硬表態
△法國為何此時宣佈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專家分析→
馬克龍本月24日宣佈,將在9月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他同時認為,必須確保哈馬斯非軍事化和加沙地帶的安全與重建。
按照法國和美國媒體的説法,在法國境內生活的猶太人和穆斯林群體規模為歐洲最大。法國一旦承認巴勒斯坦國,將成為宣示這一立場的首個西方大國和七國集團成員國。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指責馬克龍這一做法將是對恐怖主義的“獎勵”,對以色列構成生存威脅。以國防部長伊斯雷爾·卡茨説,這是向恐怖主義投降,以色列不會允許一個會危害本國安全的“巴勒斯坦實體”建立。以財政部長比撒列·斯莫特裏赫揚言,法國這一決定“給了以色列又一理由”吞併自1967年以來佔領的約旦河西岸。
法蘭西24電視臺網站援引知情人士為消息源報道,以方還施壓法國“撤回”上述決定,包括威脅減少以方與法方情報共享和阻撓法方倡議。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譴責馬克龍作出“魯莽決定”,稱這將“阻礙和平”,美方“強烈反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説,馬克龍的決定“改變不了任何事”。
另一方,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説:“歡迎法國加入西班牙和其他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歐洲國家行列。”沙特也對馬克龍的“歷史性決定”表示歡迎。
輿論施壓漸重
卡塔爾智庫全球問題中東委員會研究員沙赫拉姆·阿克巴爾扎德説,加沙地帶人道主義災難深重,加之以色列拒絕就“兩國方案”展開談判,令歐洲國家認為有必要繞過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國。
阿克巴爾扎德認為,法國這樣的歐洲大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無疑向美國和以色列釋放明確信號,即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災難“不可接受”,必須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
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報道,一旦法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將加重其他歐洲國家,尤其是英國的表態壓力。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領導的工黨內部要求英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呼聲漸漲。
本月21日,包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法國在內的20多個國家的外交部長髮表聯署聲明,要求立即結束加沙地帶戰爭,敦促以色列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規定的義務、立即解除對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限制。
23日,100多家非政府組織發表聯名呼籲,譴責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持續封鎖製造“大規模饑餓”,呼籲立刻停火並解除對援助物資流入渠道的限制。
25日,英法德發表聯合聲明,再次呼籲以色列政府立即解除對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地帶的限制,允許聯合國和非政府組織有效開展工作來應對饑荒威脅,從而結束當前加沙面臨的人道主義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