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滿足京津冀1100萬戶家庭1個月用氣需求 海外雙舶載12.7萬噸LNG抵津
近日,來自海外的兩艘大型LNG(液化天然氣)船舶先後在國家管網集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管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以下簡稱天津LNG接收站)碼頭靠泊。這兩艘船舶卸載的12.7萬噸LNG,可滿足京津冀地區約1100萬戶家庭1個月的用氣需求,折合發電能力超7億千瓦時,緩解持續高溫帶來的供能壓力。
記者了解到,7月25日,搭載6.2萬噸LNG的俄羅斯“科斯莫優雅”號靠泊天津LNG接收站碼頭;7月27日,搭載6.5萬噸LNG的澳大利亞“塞維利亞努森”號接續靠泊。在此次接卸作業前,天津LNG接收站組織專業維修團隊對碼頭卸料臂、登船梯、船岸通訊系統等關鍵設備進行檢測與調試,綜合評估氣象水文參數和航道通航條件等,並結合每艘LNG船的特性,有針對性地制定個性化進港方案,系統排查潛在作業風險;同時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與海關、邊檢、海事等協同配合,採用“速審直推”模式積極壓縮通關時間,實現“到港即卸”。
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支撐,天津LNG接收站肩負著保障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的重要責任,多年來保持穩定高效運行態勢,其隸屬的國家管網集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管理公司,是我國目前擁有LNG接收站最多、接收規模最大的專業化管理公司。該公司超前部署、週密安排,創新實施資源南北調度新嘗試,實現管道天然氣和LNG資源的靈活轉換。在能源保供的關鍵時期,天津LNG接收站將持續發揮能源供應“壓艙石”作用,為迎峰度夏期間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築牢堅實屏障。(記者 王睿)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