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解構局 | 貿易協議雖達成 美日美歐紛爭卻未停
2025-08-01 13:44:58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王雨晴

  剛剛過去的7月,美國終於和日本、歐盟這兩個重要的貿易對象官宣達成貿易協議。然而,表面的“一團和氣”掩蓋不住私下的“錙銖必較”。這不,圍繞協議細節,三方已經開始“自説自話”了。

  歡迎來到解構局。

  先看美國和日本。7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日本不僅將在汽車、大米及其他農産品等貿易領域向美國“大開門戶”,還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並把投資所得的90%的利潤“留給美國”,任由美國決定如何使用。

  面對被美國這麼佔便宜,日本可沒承認。對於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日方稱,這些只是日本政府下屬金融機構為日本企業在美投資提供貸款和擔保。換句話,錢雖然投向美國,但是是投給日本企業的。

  此外,按照日本媒體解讀,根據新協議,日本輸美的汽車 整車關稅 將被下調,這反而會進一步增強日本汽車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再來看美國和歐盟。7月27日,特朗普宣佈,根據美歐協議,美國將對歐盟輸美産品徵收15%的關稅,歐盟將 對美增加6000億美元投資 及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聽起來和美日協議一樣,美國壓倒性獲勝。

  然而歐盟對這個協議也有“自己的解讀”,例如美國宣稱,醫藥産品不在15%關稅稅率覆蓋之下,並暗示實施更高關稅,而歐盟則強調“醫藥産品也適用15%的關稅稅率”。再比如,美國對歐盟現行的50%的鋼鋁進口關稅到底降還是不降?美國説不降,歐盟説會降。

  爭議滿滿的協議,確定無疑的壓力。

  暫不論美日、美歐之間對關稅協議“各説各話”,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對日本、歐盟的進口關稅平均水準將比此前上升,這也就意味著要麼美國進口商 放棄利潤換銷量,要麼美國消費者花更多的錢維持消費水準。有外媒梳理了美國將漲價的6大類商品,包括服裝和鞋類、咖啡和橄欖油、酒類、汽車,以及房屋和能源。

  看來,為白宮口中的“美國優先”買單的,不僅有美國的盟友,還有美國的百姓。

  記者|汪一鳴 王新宇

  編輯|王洹星 王新宇

  簽審|王昆鵬 陳濛

  監製|劉軼瑤

  技術監製|楊秀文 陳欣 潘濤

  技術策劃|何偉 王稼誠

  剪輯及包裝|王嘉藝 王靚 白樹宇

  視覺設計|梁馨月

  攝像|王稼誠 趙天佑 王詩雨 劉晨 王欣

  燈光|王稼誠

  後期視頻技術|胡曉娜 劉頔楓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