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人道援助還是死亡陷阱?加沙民眾斥美“假慈悲真同謀”
2025-08-03 07:37:0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楊磊

  8月1日,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到訪加沙,來到由美國和以色列支持的私營組織“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所設的一處物資分發點“查看情況”。

  對此,加沙民眾直言,美國嘴上説要改善加沙的人道主義狀況,行動上卻繼續支持以色列,是導致加沙人道主義災難的“同謀”。

美特使到訪之際

仍有人領取物資時被打死

人道援助還是死亡陷阱?加沙民眾斥美“假慈悲真同謀”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在社交媒體發佈的訪問加沙畫面

  威特科夫8月1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説,自己到加沙“實地了解情況”,並與“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人員會面,目的是向美國總統彙報當地人道主義狀況,以便制定“向加沙民眾提供食品和醫療援助的方案”。

  就在威特科夫到訪的同一天,據醫院方面消息,加沙仍有至少53名巴勒斯坦人在試圖領取食品救濟時被以軍開槍打死。

哈馬斯:事先安排好的鬧劇

  8月2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發表聲明説,威特科夫在加沙地帶的行程不過是一場“事先安排好的鬧劇”,旨在誤導輿論、美化以軍形象,併為其在加沙推行饑餓政策提供政治掩護。

  聲明表示,威特科夫的誤導性言論,以及同時發佈的、試圖展示援助分發“和平有序”的宣傳畫面,都與當地實際情況相悖

  聲明呼籲美國政府停止為以方行為提供庇護,並推動達成停火協議,解除對加沙人民的不公正封鎖,而非繼續默許以色列方面的政策與侵犯行徑。

人道援助還是死亡陷阱?加沙民眾斥美“假慈悲真同謀”

  在加沙地帶巴勒斯坦分析人士泰西爾看來,威特科夫的這次訪問試圖起到美化和粉飾的作用。但是,除非採取真正的、必要的和完整的步驟結束加沙地帶的悲劇,停止加沙地帶這場殘酷、血腥的戰爭,否則他們永遠不會成功。

至少1373人在領取救濟時遭殺害

  今年3月起,以色列重新封鎖加沙地帶並恢復大規模軍事行動,加劇當地饑荒。5月下旬以來,“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繞開聯合國機構,單方面“接管”加沙援助物資分發。其在當地僅設有四個分發點,食品分發混亂不堪,這些分發點甚至淪為“死亡陷阱”。

人道援助還是死亡陷阱?加沙民眾斥美“假慈悲真同謀”

△當地時間8月2日,加沙城,加沙民眾在一個食物分發點領取食物。

  據聯合國方面8月1日公佈的數據,自5月27日以來,加沙已有至少1373名巴勒斯坦人在試圖領取食品救濟時遭殺害,其中800多人在“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分發點附近遇害。

  由於以色列的物資封鎖,加之這一“援助”機制,加沙陷入嚴重饑荒。

  在國際輿論壓力下,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加沙地帶確實存在饑荒,美方會在加沙新設食品分發點,但新的分發點仍將由以色列管理。

  一名曾受雇于“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為其提供安保服務的前美國士兵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他曾目睹了美國承包商僱員對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肆意使用武力的暴行,比如向加沙女子發射震爆彈、致其倒地身亡,向正在撿食物的男子面部噴射整罐胡椒噴霧。他還直言,“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設立的初衷根本就不是“援助”,而是將饑荒當作籌碼,以此設置“死亡陷阱”。

聯合國官員:美以應對加沙饑民遇害負責

人道援助還是死亡陷阱?加沙民眾斥美“假慈悲真同謀”

△拉扎裏尼(資料圖)

  8月2日,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主任專員拉扎裏尼發文指出,加沙地帶的人為饑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出於政治動機設立的‘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蓄意取代聯合國主導的人道主義協調體系”所造成的。這一所謂的“援助系統”應該對近1400名加沙饑餓民眾的遇害負責。

  拉扎裏尼説,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自3月2日以來,已整整5個月被禁止向加沙提供任何援助。邊緣化並削弱近東救濟工程處是一項“有預謀的舉措”,目的是“對居住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施加集體壓力與懲罰”。

加沙民眾:美國“説一套做一套”

  對此,加沙民眾在接受採訪時直言,美國“説一套做一套”,嘴上説要改善加沙人道狀況,行動上卻繼續支持以色列,是導致加沙人道主義災難的“同謀”。

  “我們因為太餓了,每次聽説美國和以色列管理的食品分發點開放了,就會趕過去。我們冒著生命危險而來,但結果往往是等上幾個小時卻空手而歸。”加沙城居民哈立德·扎農説。

  一個月前,扎農的表兄在分發點領取麵粉時被以軍開槍打死。“我們沒能救他,當時我們都在逃命。”扎農説,“美國既然承認加沙存在饑荒,為什麼還要繼續維持這個分發機制?這不是救濟,而是把我們置於羞辱和死亡危險之中。”

  加沙地帶巴勒斯坦分析人士胡薩姆·達賈尼指出,美國口頭上承認加沙有饑荒,行動上非但不採取緩解措施,反而繼續將物資分發權交給以色列。“這個機制不是為了拯救生命,而是為了管控被圍困的加沙人口。”

  在加沙地帶中部的邁加齊難民營,40歲的莎米·謝赫懷抱11個月大的孩子,講述她到“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分發點試圖領取麵粉和嬰兒奶粉的經歷。

  “我的孩子已經營養不良。在太陽暴曬和以軍監視之下,我等了6個小時。場面非常混亂,人群尖叫、推搡,還有人昏倒。但是最終,我什麼都沒領到。”

  “為什麼要由以色列來決定誰可以活、誰得餓死!”她悲憤地説,“美國聲稱在意我們,但實際上支持的是這個令我們痛苦的分發機制。他們豈止是袖手旁觀,也是在參與對我們的殺戮。”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