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國家廣播電視臺報道稱,北約正考慮在愛沙尼亞帕爾努市部署一支德國與荷蘭的聯合部隊。最終決定預計將在今年內做出。
愛沙尼亞國家廣播電視臺網站報道截圖
據該電視臺報道,愛沙尼亞國防部長表示,德荷聯合部隊將需要建設一個包括總部大樓在內的建築群,以容納100至200人員。
愛沙尼亞國家廣播電視臺網站報道截圖
愛沙尼亞國防部計劃為此斥資1700萬歐元打造相關基礎設施。 北約在愛沙尼亞部署部隊,出於什麼考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環球軍事報道》主編魏東旭分析稱:
·北約在愛沙尼亞部署部隊,企圖將刀尖抵近俄羅斯的戰略咽喉。對於北約而言,愛沙尼亞是威懾俄羅斯的橋頭堡,愛沙尼亞與俄羅斯接壤,且扼守芬蘭灣。北約在愛沙尼亞部署的德荷聯合部隊,總兵力約5000人,屬於快速反應部隊,計劃在今年內正式組建完畢。
·在愛沙尼亞長期部署有兩方面的考慮:首先,是檢驗並完善聯合快速反應部隊針對俄羅斯的戰術戰法及威懾能力,同時適應波羅的海沿岸的任務環境;其次,利用愛沙尼亞的地理優勢,配合北約的海上作戰體系,強化對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的封鎖能力。
魏東旭認為,未來,在俄羅斯與北約在波羅的海區域的較量中,將會出現更多火藥味。
·對於北約的兵力前推,俄羅斯已經出手反制。針對波羅的海沿岸咄咄逼人的北約軍事力量,俄羅斯打出了三張王牌。
·第一,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這種機動部署的近程彈道導彈射程約500公里,可以實施精準火力打擊,也能搭載戰術核彈頭。
·第二,“匕首”高超音速導彈,這種由米格-31戰機挂載併發射的導彈,突防能力非常強,可以打擊海上移動目標和地面軍事設施。
·第三,蘇-57隱身戰鬥機可以掩護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也能制衡北約空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