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政府宣佈對部分巴西出口産品加徵最高達50%的關稅,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及其相關産品卻被列入豁免清單,免於加稅。
這是為什麼?
目前,美國是巴西飛機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據估計,如果美國對巴西進口商品提高關稅,將導致美國航司購買每架飛機的成本增加900萬美元。
如今,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150座級以下飛機生産國,而航空工業也是該國支柱産業之一。其中,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簡稱巴航工業,還是目前僅次於波音和空客的全球第三大民用飛機製造商。
巴西的航空工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從地圖上看,巴西全境呈鑽石形狀,且幅員遼闊、地勢複雜,不宜修建鐵路和公路。
於是,巴西早在上世紀30年代便將航空工業視為國家騰飛的關鍵。畢竟,早年間進口的歐美國家的飛機,由於設計製造原因,無法飛入巴西的熱帶叢林深處。
在此背景下,巴西航空技術學院于1950年成立,系統性培養和儲備航空專業人才。有了人才的支持,巴航工業在1969年誕生,並於1972年生産出了首批13架巴西國産飛機。
而在之後的半個多世紀裏,巴航工業已向全球客戶交付了總計超9000架飛機。
其實,上世紀90年代,巴航工業發展也曾遭遇波折,由於市場定位出現偏差,甚至一度瀕臨破産。而隨後,通過調整策略、引入國外戰略合作夥伴等,巴航工業大幅提升了支線客機和商務機的市場佔有率。
業內人士認為,重視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是巴西航空工業崛起的秘訣;而掌握飛機設計、系統整合、製造與銷售等産業鏈核心環節的主導權,以及加強全球南方國家間合作,讓巴西航空工業公司成為了全球第三大民用飛機製造商。
耐人尋味的是,統計顯示,美國市場成就了巴航工業公司約60%的收入。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新聞眼》
記者丨王凱波
編輯丨王洹星
簽審丨劉軼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