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國際銳評】近百年最高關稅,美國忘記“大蕭條”之痛了嗎?
2025-08-07 22:52:3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

  8月7日,美國政府新版所謂“對等關稅”正式生效。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被徵收10%至41%不等的關稅。根據最新估計,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已達到18.3%,為近百年來最高水準。在國際輿論看來,所謂“對等關稅”落地,意味著美國政府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升級;這不僅給全球經濟蒙上陰影,也將給美國帶來更深的“反噬之痛”。

  今年4月,美國政府宣佈將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10%的普遍稅率,並對貿易逆差大的經濟體加碼施壓。在經歷多次推遲和多輪談判後,美方最終將關稅定在8月7日生效。然而,美國真的因此“獲利”了嗎?不少分析認為,在這場反擊美關稅霸淩的鬥爭中,一些經濟體的有力反制使得美國很多産品無法出口,美國企業因此蒙受損失,産業鏈供應鏈也陷入斷裂,美國民眾則面臨物價飆升、通脹加劇等多重危機……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與《國際銳評》交流説,在此背景下,美國政府強行實施所謂“對等關稅”,意在將其作為談判籌碼,迫使貿易夥伴出讓更多利益。同時,這也是為接下來的中期選舉做準備,以期獲得更多選票。

  美方所謂“對等關稅”雖剛剛生效,但其代價早已有跡可循。美國雅虎財經頻道認為,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正在加速顯現。多家國際機構指出,近期各項指標均顯示美國經濟正處於“衰退邊緣”。

  先看製造業。美國供應管理協會最新調查結果表明,7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連續第五個月下降。從製造業經濟看,7月美國製造業GDP中79%的行業出現萎縮,遠高於6月的46%。美國《華爾街時報》網站6日刊文指出,美國關稅政策等不確定性正持續給國內製造業帶來壓力,今年以來與製造業相關的經濟活動幾乎都在萎縮。

  再看就業。美國政府口口聲聲説要靠關稅力保“充分就業”,但美國勞工部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美國失業率環比升高0.1個百分點至4.2%;當前美國失業者每人平均失業24.1周,是三年多來最長的平均失業時間。同時,5月、6月就業數據被大幅下修至1.9萬和1.4萬,美媒稱這令人“震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發佈數據,指出美國7月就業指數只有43.4,創下五年多以來最低水準。美媒稱,美國就業市場在7月急劇放緩,表明政府的貿易政策可能正在抑制就業。《時代》雜誌認為,美國政府試圖通過關稅政策為本國工人提供製造業崗位是“一廂情願”。

  另外,美國通脹形勢也不容樂觀。美國經濟分析局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衡量通脹指標之一——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6月同比上升2.6%,高於5月的2.4%,更高於2%的理想通脹目標。美國最大的零售商團體全國零售商聯合會執行副總裁戴維·弗倫奇指出,這些提高的關稅由美國進口商支付,並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損害企業利益。

  事實正不斷證明這一點。耶魯大學最新研究顯示,“對等關稅”生效後,美國物價將在短期內上漲1.8%,相當於今年平均每個美國家庭減少2400美元的收入。另外,有近半數美企因成本壓力計劃裁員或關閉工廠。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賈裏德·伯恩斯坦發文警告説,貿易戰才剛剛開始打擊美國人的錢包。

  同時,關稅政策對美國企業造成的影響也不斷顯現。惠而浦、寶潔等企業直接受到關稅衝擊。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警告,本季度蘋果公司將因關稅遭受11億美元的損失。多項數據惡化,令市場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加劇。安盛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吉勒·莫埃剋日前表示,未來12個月關稅將拖累美國國內生産總值約0.75個百分點,到2026年底可能達1個百分點。

  不只如此。美國搞關稅霸淩,也損害了自身信譽。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評價説,“如今美國的話在世界上一文不值了”。德意志銀行認為,這種激進的關稅政策已經傷害美元地位,全球“去美國化”正在加速。目前,美國商品進口在全球佔比僅為13%,有預測顯示,即使美國完全停止進口,美國前100個貿易夥伴可在5年內收回所有對美出口損失。

  也是在7日,中國官方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貨物貿易保持向上向好勢頭,同比增長3.5%,增速較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歐盟、非洲、中亞進出口均實現增長,展示出強大韌性與活力。這充分證明:搞關稅霸淩,換不來長遠利益;唯有開放合作,方能互利共贏。

  人們記得,上世紀30年代,美國對全球兩萬多種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引發其他國家貿易反制,導致五年間全球貿易萎縮60%以上。美國自身進出口貿易也遭受重創,陷入經濟大蕭條。近百年後,這樣的“噩夢”很可能再次上演。覆轍在前,美國政客該從歷史中吸收教訓。(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國際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