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18日,以色列外交部長吉迪恩·薩爾決定吊銷澳大利亞駐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代表的居留簽證,並啟動審查所有來自澳大利亞官方的以色列入境簽證申請,以此作為對澳大利亞政府禁止一名極右翼以色列議員入境的回應。另據以色列第12頻道報道,澳大利亞駐巴勒斯坦民族機構的外交官在拉姆安拉辦公,但居住在以色列。
《以色列時報》報道截圖
此前一天,《以色列時報》的報道還指出,以色列外長薩爾正推動關閉法國駐耶路撒冷領事館,以回應法國計劃在今年9月承認巴勒斯坦國。
對此,法國外交部發言人18日表示,以色列的計劃將引發法國的“強烈反應”。
《今日以色列》網站報道截圖
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執行院長牛新春稍早前在接受總臺環球資訊廣播記者採訪時分析認為,目前相關情況表明,以色列與西方國家的外交關係正進一步惡化,根本原因在於以色列無視加沙地帶人道危機現狀,持續推進軍事行動,引發國際社會普遍反對。
關閉領事館及取消外交官簽證,這在外交事務中屬於比較嚴重的行為,比之前的以色列與法國、澳大利亞相互譴責的階段又上了一個臺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加沙地區人道主義危機不斷擴大,這是大家認為不可承受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最近幾天以色列宣佈準備佔領整個加沙城,這會引起更大的人道主義災難,所以最近幾天西方國家跟以色列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了,這兩起外交事件就是關係進一步惡化的結果。
特別是對法國來説,這次要關閉他們在耶路撒冷的領事館,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因為法國在耶路撒冷的領事館是在以色列建國之前就有了。在過去這些年裏,法國和以色列因為在耶路撒冷領事館的問題上曾經多次發生衝突,所以這個問題對法國和以色列來説是特別敏感的。
目前在193個聯合國會員國中,已有近150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其中包括大多數亞洲、非洲和南美國家,另有多個西方國家已經明確表示將在今年9月承認巴勒斯坦國。牛新春表示,這反映出國際社會對巴勒斯坦問題的關注度顯著提升,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合法性的意願持續增強。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關於巴勒斯坦建國的問題,過去十幾年間一直存在一個重要衝突:以色列堅持巴勒斯坦必須先與以色列談判,通過談判達成建國方案後,才能去國際上尋求承認。但從2011年開始,巴勒斯坦看到與以色列談判沒有希望,所以巴勒斯坦便開始先在國際上尋求承認。從那時起,以色列制定了一項政策,美國也予以支持,就是只要巴勒斯坦在國際上尋求承認,以色列和美國就會實施制裁。
之前歐洲和很多西方國家為什麼不願意承認巴勒斯坦國呢?是因為這些國家的立場跟以色列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要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通過談判,先把巴勒斯坦國建立了,然後才給予國際承認。現在西方國家看到這一希望越來越渺茫了,所以就先在國際上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合法性,通過這個來給以色列施加壓力。現在西方國家願意承認巴勒斯坦國實際上跟加沙地帶的形勢是密切相關的,是因為西方國家對以色列最近在加沙地帶採取的行動不滿,於是通過承認巴勒斯坦國向以色列施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