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心手相牽 人文交流之花璀璨綻放——中國同上合組織國家共譜文明交流互鑒新篇
2025-08-31 20:42:50來源:新華網編輯:韓基韜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 題:心手相牽 人文交流之花璀璨綻放——中國同上合組織國家共譜文明交流互鑒新篇

  新華社記者陳汀 鄭鈺 蔣超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

  從用白俄羅斯揚琴“欽巴龍”演奏的《茉莉花》,到哈薩克斯坦孔子學院傳出的琅琅書聲,再到巴基斯坦魯班工坊的職業技能傳授……20余載光陰荏苒,中國同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心手相牽,文化藝術、語言教育、職業培訓等諸多領域合作日益密切,人文交流似錦簇繁花般璀璨綻放,相知相親的情感紐帶越拉越緊。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在“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來自不同民族、擁有不同文化的上合組織國家民眾像走親戚一樣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共同譜寫文明交流互鑒的嶄新篇章。

 “文化交流是深層次的外交”

  穿過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大門,中國民樂《茉莉花》的婉轉音律聲聲入耳。白俄羅斯國立文化藝術大學的學生們在白俄羅斯揚琴“欽巴龍”上吟揉滑顫,聲音輕盈似泉水叮咚作響,若明珠滾落玉盤,把《茉莉花》演繹出獨特的白俄羅斯韻味,奏響中白兩國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的和諧樂章。

  這是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今年“博物館之夜”活動現場的一幕。館方展出了漆器、瓷品、木雕、刺繡、書法、年畫等充滿中國特色的藝術作品,還開設書法、剪紙藝術、漢服文化課。

  美術館館長助理達裏婭·馬爾琴科告訴記者,近年來,美術館與中方合作日益密切,舉辦了不少中國主題展覽,白俄羅斯民眾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期待更多中國朋友來到美術館,了解白俄羅斯藝術文化的深厚積澱。”

  近年來,中白兩國的文化交流合作愈發緊密:“中國文化日”在白俄羅斯舉辦,白國家圖書館開設中國圖書中心,第30屆“落葉時節”明斯克國際電影節舉辦中國電影日,中國影片《長安·長安》斬獲明斯克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白俄羅斯國家大劇院每年赴華巡演,白俄羅斯專家學者和青年訪華交流……

  中白兩國文化交流熱潮是“上合組織大家庭”越走越近、越走越親的一個縮影。近些年,中國與其他上合組織成員國舉辦“文化年”“旅遊年”;電影節、美術展、文物展、文化産業論壇有聲有色;歷史古跡保護修複合作、合拍影片、經典著作互譯等項目陸續展開,為不同地區、不同國家間人民相知相親提供了更多渠道。

  在伊斯蘭堡的巴基斯坦獨立日慶典廣場,當地歌手娜塔莎·拜格用中文深情演唱《大中國》。“文化交流是深層次的外交。上合組織是人文交流的重要橋梁,能夠讓民眾走得更近。”她説。

 “構築最堅實的信任根基”

  教室裏,投影儀正播放著漢字動畫。黑板上,老師用粉筆一筆一畫地寫著“你好”,學生們時而跟著老師大聲朗讀,時而在紙上練習筆畫。角落裏的書架擺滿中文刊物,空氣中飄著淡淡墨香。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墻上的中國結上,也照著學生們年輕的臉龐。

  這裡是哈薩克斯坦法拉比國立大學孔子學院的中文教學課堂。中方院長鄧紅説:“近年來,尤其是中哈簽證互免政策實施以來,學生學習中文的熱情特別高。很多人想去中國留學。”

  哈薩克斯坦漢學家、法拉比國立大學漢學教授法季瑪·道列特表示,在法拉比國立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佔比逐年上升。“他們懷揣著求知的熱情,不僅專注于語言和專業課程的學習,還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

  談到哈中之間的文化和教育合作不斷深化,道列特説:“兩國在語言教學、文化交流、學術合作等領域積極拓展,打通一條連通心靈、增進理解的人文交流之路。在我看來,正是這些紮根民眾的交流與合作,構築了堅實的信任根基。”

  過去24年間,上合組織“朋友圈”越來越大,國際教育合作也持續升溫。孔子學院官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方已在上合組織成員國與當地共建約50所孔子學院。與此同時,報考高校俄語專業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天津外國語大學在國內首開白俄羅斯語本科專業,多所中國高校開設波斯語、烏爾都語等專業。通過語言和文化的橋梁,上合組織國家之間的信任紐帶更為堅實。

  為青年人實現職業理想提供助力

  在位於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的魯班工坊,20歲的學員穆吉斯·艾哈邁德向記者熟練地演示操作自動化生産線加工零件。他正接受為期6個月的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培訓。

  “我們不僅學習理論,還能使用中方提供的操作設備開展實踐培訓。”艾哈邁德説,“這些先進的知識技能,可以讓我們將來為巴基斯坦工業化和現代化貢獻力量。”

  艾哈邁德所在的魯班工坊由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與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術教育與職業培訓局于2018年揭牌運營,設有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等多個專業。

  旁遮普省技術教育與職業培訓局局長穆罕默德·賽義德·霍哈爾告訴記者,目前已有9批、共210名巴方學員從魯班工坊培訓項目結業,目前職業發展都很不錯。“魯班工坊是巴中友誼的生動實踐,也為巴基斯坦青年人在現代工業領域實現職業理想提供助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已同上合組織國家建設10個魯班工坊,賦能職業人才産教融合培養。設立中國-上合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建立“上合組織數字經濟高校聯盟”;打造青年交流營、青年發展論壇、青年科技創新論壇等品牌活動,開展青年創業國際孵化器、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等創新項目,舉辦青少年體育文化節、青年文化交流營等特色文化活動……在上合組織框架下,中國正同各方在更多人才培養領域發力。

  “中國始終高度重視上合組織人文交往的合作領域。”上合組織前秘書長、哈薩克斯坦外交部對外政策研究所所長博拉特·努爾加利耶夫説,“政治與經濟夥伴關係受到人文認同的巨大影響。‘上海精神’深入人心,上合組織國家團結互信的共識以及對命運共同體的認同感,對鞏固促進上合組織合作和地區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