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週年。70年,在歷史長河中不過彈指一揮間,對新疆卻是銘刻奮鬥、鑄就輝煌的壯麗篇章。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新疆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砥礪奮進,書寫了一個又一個跨越式發展的奇跡。新時代的新疆,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展現出一幅欣欣向榮、充滿活力的美好畫卷。
新聞頻道推出系列報道《砥礪奮進七十載 天山南北譜華章》。總臺多路記者奔赴天山南北,深入基層一線,記錄70年輝煌歷程中的動人故事,描繪新時代新疆的滄桑巨變。
從沙漠之舟到産業之舟
在新疆,駱駝是人們熟悉的交通工具,被稱為沙漠之舟。這幾年阿克蘇地區的柯坪縣在駱駝身上找到了一條産業富民之路。當地是如何把“沙漠之舟”變為“産業之舟”的?
早上7點,阿克蘇柯坪縣托萬巴格勒格村就熱鬧起來,村民們都在忙著擠駝奶。
這幾年,只有6萬人的柯坪縣,駱駝養殖業發展很快,從2021年的8000多峰增長到如今的5.6萬多峰,幾乎達到人均一峰駱駝,成為新疆養駱駝最多的縣。
總臺央視記者 張芊芊:現在是早上9點,奶農們陸陸續續把新鮮的駝奶送到了奶粉加工廠,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我們了解到現在柯坪縣已經有600多戶參與到了駱駝養殖産業當中。
智慧化生産線運轉不停,兩家駝奶企業每天能從村民手中收購40噸鮮奶。駝奶粉産品通過網絡銷往全國各地。
阿克蘇地區柯坪縣乳業公司銷售經理 蘇建業:我剛才播了大概有1個小時,已經賣了有4萬多元了,我們每年的銷量都在翻番。
柯坪縣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脫貧後為了讓群眾有穩定增收的産業門路,他們把目光瞄準了駝奶産業。過去村民們養駱駝都是當牲畜賣掉,養殖規模小、經濟效益不高,可是擠駝奶能賺錢嗎?大家心裏都沒底。
阿克蘇地區柯坪縣委常委 常承恩:我們引進了駝奶的深加工企業,從過去的小、散養殖到規模化、集約化、科學化的飼喂,出臺了八項扶持政策,激發農民的養殖積極性。
村民們購買駱駝、建圈舍都可以享受政府補貼,還參加免費技術培訓,學會了提高駝奶産量。靠著養駱駝村民們的收入大幅提高,去年養駝戶戶均增收9萬多元,很多人家都買了汽車。
阿克蘇地區柯坪縣駱駝養殖戶 美爾班·奴爾地哈力:收入真的變化很大,所以也有了膽買這輛車,用這個車來送奶。
駝奶加工、駝絨製品、康養旅遊,2024年柯坪縣駱駝産業帶動的總産值達到了20個億,還增加了6000多人的就業崗位。古力買熱木大學畢業後就成為駝奶廠的一名質檢員。
某駝奶廠質檢員 古力買熱木·達吾提:家離得近,工資也特別好,自己感興趣。
因地制宜發展壯大,像這樣的優勢特色産業,如今在新疆正遍地開花。最北端的阿勒泰,28.5萬畝沙棘産業帶動從業農牧民增收1.5萬元以上;天山北麓,昌吉鷹嘴豆開發出40多種産品,産量佔全國80%以上;南疆喀什成為全國最大的新梅産銷地,産業鏈價值超過60億。紅紅火火的鄉村産業也成就了百姓生活的亮麗底色,10年間,新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近1倍,年均增長7%,老百姓的錢袋子一年比一年鼓起來。
幸福花開暖民生
興業富民,築牢民生之基的同時,保障和改善民生更是被放在優先位置。2012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對新疆轉移支付超5萬億元,自治區把財政收入的七成以上用於民生領域,重點投向教育、醫療、住房等百姓最關切的領域。
克州的謝依特小學地處戈壁深處,距離邊境線只有47公里。新學期開始,校園裏開展了鼓號隊、羽毛球、足球、舞蹈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吸引了很多同學報名參加。
謝依特小學的學生都來自周邊的柯爾克孜族村落。曾經這裡連一塊平整的操場都沒有,學生的綜合成績在全市排名墊底。而如今學校裏有了漂亮的運動場和嶄新的科學教室。在志願者老師們的幫助下,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大幅提高。
克州謝依特小學學生 努爾阿伊木·阿力馬洪:以前學校在我印象裏就是灰色的,現在是彩色的。老師們和我們一起玩,跟我們都是朋友的關係,有了社團活動,我更喜歡上學了。
基礎教育提質升級帶給孩子們彩色的童年,高等教育的發展讓更多青年實現了夢想。2024年南疆五地州實現本科教育全覆蓋的歷史性突破。職業教育不斷優化提升,在克州職業技術學院,新能源汽車、無人機應用等新專業,讓很多年輕人學到了最新的技術。
克孜勒蘇職業技術學院學生 吾蘭別克·加拉蘇力:在我們學校有很多實踐課程,設備也很先進,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無人機飛手。
如今,1100多萬名農牧民從土坯房搬進了抗震安居房,7000多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惠及124萬多戶家庭;覆蓋全疆的縣域醫共體和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讓基層群眾就近看病不發愁。瞄準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天山南北正在加快繪就一幅幅幸福溫暖的民生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