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山北水邊,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20年前親手種下的杜英樹,枝繁葉茂。
2005年4月,該校區剛剛投入使用時,習近平來到這裡,調研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他寄語學校:“在學科設計上領先,在人才培育上下功夫,整合研發力量,為浙江文化建設作出貢獻。”第二年2月23日的省委常委會會議上,聽取中國美術學院的工作彙報是第一個議題。習近平説,“哪有大師,哪才有名校”。
從地方到中央,一路走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工作,關心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希望你們繼續堅守教育初心,不斷提高教書育人本領,用心用情呵護引導孩子們健康成長,努力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貢獻。”在第四十一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特崗教師代表回信,提出殷切希望,並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
《時政微觀察》與你一起重溫總書記對廣大教師的溫暖關懷和殷殷期望,感悟總書記擘畫教育強國建設的深厚情懷。
有一種精神,代代傳承
“今天大家一起來共商教育大計”。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總書記指出:“教育問題既是惟此為大的事情,也是非常複雜的事情。既要久久為功,又是當務之急。”
△2025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2014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怎樣才能成為好老師呢?”在同師生代表座談時,總書記寄望廣大教師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經師易求,人師難得。”總書記強調,好老師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講述了著名教育家張伯苓的故事。1935年,在中華民族危急存亡之際,張伯苓在南開大學開學典禮上問了三個問題: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願意中國好嗎?
總書記強調:“我看,這三個問題是歷史之問,更是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我們要一代一代問下去、答下去!”
△2025年8月31日,重慶永川區上游小學,老師向學生們講述抗戰歷史和英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全國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牢記總書記諄諄教誨,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這是對教育家精神的弘揚,是奮進新征程的宣示,也是對“愛國三問”的再回答。
有一種奮鬥,志在四方
今年五四青年節前,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哈拉峻鄉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願者服務隊全體隊員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
在信中,總書記肯定大家響應黨的號召到西部邊疆地區教書育人的事跡,勉勵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練就過硬本領,發揚奮鬥精神,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2025年4月23日,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哈拉峻鄉謝依特小學,支教老師和學生在一起。
“我在西部地區生活過,深知那裏的孩子渴求知識,那裏的發展需要人才。”2014年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代表回信,寄語“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鬥無悔”“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這些年,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到西部、到鄉村、到基層志願服務,無私奉獻,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強國有我的責任擔當。
總書記這次回信的全國特崗教師代表,來自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特崗計劃”由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專門用於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農村學校任教,實施以來累計選聘特崗教師118萬人,覆蓋22個省份、1000多個縣的3萬多所農村學校。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説,“特崗計劃”實施20年來,廣大特崗教師積極投身鄉村教育事業,紮根三尺講臺,潛心耕耘、默默奉獻,展現了人民教師的情懷和擔當。
言簡意深,紙短情長。總書記的肯定與囑託,激勵廣大青年教師向下紮根、向上成長,立志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獻光和熱,為欠發達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2025年7月16日,貴州黔東南州從江縣,江南大學支教老師在獨洞小學指導學生製作繪本彩繪。
有一種使命,無上榮光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隆重舉行。領獎臺上,習近平總書記俯身,向坐在輪椅上的張桂梅鄭重頒授獎章。總書記關切地説:“保重身體!”4個多月後,張桂梅用貼滿膏藥的手,又“捧”起代表黨內最高榮譽的“七一勳章”。
不顧病痛纏身,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用雙手托舉起山區女孩求學夢。“獻身教育扶貧、點燃大山女孩希望”,總書記為她的事跡點讚,關懷溫暖人心。
△2021年6月29日,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七一勳章”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向“七一勳章”獲得者張桂梅頒授勳章。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教師的地位“無上光榮”,要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
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總書記強調,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在去年9月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總書記再次強調,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加強教師待遇保障,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讓教師享有崇高社會聲望、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之一。
一份份文件、一項項政策、一個個夯基固本的行動,提升了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化作廣大教師砥礪奮進的動力。2024年全國共有專任教師近1900萬人。這支規模宏大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支撐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支撐著中華民族的教育強國夢想。
在總書記的關懷激勵下,越來越多教師潛心教書育人,立志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在新征程上書寫“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嶄新篇章。
總監製丨閆帥南 王姍姍
監製丨馬麗君
製片人丨興來 寧黎黎
執筆丨張亞楠
編輯丨江雨航 楊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