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1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全會演講時,再度為今年7月底達成的美歐關稅協議辯護。
馮德萊恩:
“我並不支持關稅,關稅是一種稅負。但這項協議為歐盟與美國的關係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穩定性,特別是在全球面臨巨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我們無法想像歐盟與美國爆發全面貿易戰的後果。”
然而,馮德萊恩的這番辯護的“説服力”明顯不足。
在馮德萊恩演講當天,歐洲議會社會黨和民主黨進步聯盟黨團主席伊拉特謝·加西亞·佩雷斯刊文,要求歐盟“傾聽民聲”,同時強烈批評歐美關稅協議“犧牲了歐盟的戰略自主”。
歐洲議會社會黨和民主黨進步聯盟黨團官網截圖
伊拉特謝·加西亞·佩雷斯:
“你在蘇格蘭的高爾夫球場上埋葬了歐盟的戰略自主權。被迫接受美國加徵15%的關稅,而不採取任何報復措施是不可接受的。允許美國生産商免受適用於歐洲人的標準也是不可接受的。
在與美國的協議中,歐盟農民是最大的輸家。如果美國繼續針對歐盟的數字立法發動貿易戰,我們必須啟動反脅迫機制。”
美國《政治報》(歐洲版)報道截圖
美國《政治報》(歐洲版)9月10日的報道則提到,在歐洲議會當中,無論是左翼還是極右翼政黨,都對歐盟與美國達成的“休戰協議”大加批評。
報道援引歐洲議會議員、德國左翼黨主席馬丁·席爾德萬的話指出,歐美關稅協議給歐盟當前的經濟危機“火上澆油”。
歐洲民調機構Cluster17調查數據截圖
此外,在馮德萊恩歐洲議會演講前一天,最新發表的民調結果顯示,大多數歐洲人認為,與美國達成的關稅協議對歐盟來説是一種“羞辱”。
這項調查于8月30日至9月4日在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波蘭進行,當被問及對歐美關稅協議的“直覺”時,52%的受訪者選擇“羞辱”,其中在法國,選擇“羞辱”的受訪者佔比達到了65%。
歐美關稅協議不僅在歐洲政界引發強烈反對,讓歐洲民眾感到羞辱,即便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也認為,這份協議不僅“十分糟糕”,並且“並不可信”。
斯蒂格利茨:
“歐洲本應從對美國貿易當中獲益,而非相反。歐洲本應得到更好的協議,但得到的卻是一個糟透了的協議。
歐洲早該意識到美國是不可靠的,早在2017年特朗普開啟第一個任期時就該如此,但至今仍未汲取教訓。
雖然眼下這份協議是歐洲能拿到的所謂最好版本,但需要記住,任何白紙黑字的特朗普協議都不可靠。或許你們沒有意識到,在這份協議被宣佈‘達成’之後不久,美國就要求歐盟廢除全部數字立法行動,包括《數字服務法》和《數字市場法》,以及部分歐盟國家徵收的數字稅,全部都要廢除。
歐洲説絕不放棄主權,那這份剛談成的協議該如何解釋?儘管這是當下歐洲能拿到的最好協議,但很快歐洲就會面臨美國的新要求,要麼讓渡主權,要麼就等著被加更多稅。”
策劃:陳濛
編輯:魏宇晨
後期:陳濛
簽審: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