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閃評丨敏感時刻美以“頂風對表” 美國可能比以色列更激進?
2025-09-15 10:22:47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王雨晴

  當地時間9月14日上午,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抵達以色列進行訪問。

  9月9日,以色列對卡塔爾境內哈馬斯目標發動突然襲擊,引發地區國家普遍不滿。魯比奧出發前表示,雖然美國對以色列空襲卡塔爾感到“不高興”,但兩國之間的盟友關係不會因此改變。根據美國國務院公佈的信息,魯比奧訪問以色列期間,將與以方深入討論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 “作戰目標與具體計劃”,並協調雙方立場。

  一方面以色列襲擊卡塔爾引起地區國家“國國自危”,另一方面聯合國解決巴以問題的大會即將開始。

  美國務卿此時訪以,是尷尬還是瘋狂?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

  魯比奧此次訪問以色列的重點任務:對內加強約束,對外展現團結。

  對內加強約束,就是美國要明確表達對以色列此次襲擊卡塔爾的不滿。美方對於以色列此舉可能給美國與其中東盟友關係帶來的破壞深感憂慮。儘管美國仍然明確要維護以色列的利益,但也要加強對以色列的約束,這是此次魯比奧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對外展現團結,從魯比奧此次行程可以看到美國在進一步為以色列所謂的“大以色列主義”政策背書,也在繼續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的一系列行動,因此在具體的政策實施與敘事上,美國仍然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政策。這也是美國希望借魯比奧此行對外界所展示的。

  當前美國和以色列,與國際社會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已經完全公開對立。在現實層面,本屆美國政府在上臺後提出了所謂“清空加沙”和“接管加沙”的計劃,甚至都是以色列方面所未曾達到的激進程度。從當前情況看,美國和以色列在國際多邊場合以及在政治領域同國際社會已經沒有太多的共識性可言。隨著多國在聯合國採取更為明確的態度支持巴勒斯坦的相關議程,美以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所採取的具體步驟以及所持的激進政治表態肯定會進一步加強。

  卡塔爾定於14日至15日在首都多哈舉行阿拉伯-伊斯蘭緊急峰會。

  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近日在接受媒體受訪時説,要對以色列的打擊做出“集體回應”。他強調“整個海灣都在危險中”,並點名內塔尼亞胡把地區帶進“混亂”。

  美以“窮兵黷武” 卡塔爾還能恢復斡旋嗎?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

  卡塔爾是否會繼續恢復斡旋談判?其實涉及兩個問題。

  第一是哈馬斯和以色列之間的談判多大程度上能恢復?在經歷了此次軍事打擊之後,雙方的所謂正式談判可能會面臨更多阻礙,因為以色列的做法不僅僅導致雙方互信進一步降低,哈馬斯在談判中進行妥協和退讓的概率會進一步縮減。更為重要的是以色列通過此舉,實際上向哈馬斯和外界表明,以方對於當前哈馬斯領導層的態度出現了重要轉變,即便雙方達成所謂的“停火”,以色列對哈馬斯高層仍會斬盡殺絕。

  第二是卡塔爾所扮演的角色。以色列要求卡塔爾驅逐哈馬斯高層或者採取法律措施。在強壓之下,如果美國和卡塔爾在有關哈馬斯的問題上達成一定協調,有可能卡塔爾參與斡旋還存在希望,但核心關鍵是卡塔爾能否保證自身的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

  據報道,魯比奧在結束對以色列的訪問後,將赴英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合。

  美國會對英國施什麼壓?

  首當其衝的就是美國可能會立足英國方面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問題。考慮到歷史上英國與巴勒斯坦的關係,英國對於當前的巴以問題其實有著很重要的歷史責任。英國這種特殊地位也就意味著一旦英國承認了巴勒斯坦國,對以色列來説是一個比較大的政治挫敗。所以以色列和美國都非常看重英國,在承認巴勒斯坦國方面具有標誌性意義。不排除美國會和英國就未來如何扮演在加沙衝突以及在更廣泛的巴以問題上的角色來展開溝通。

  美國希望改變在外交上的孤立局面。在巴以問題上,如果美國能再一次將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英國納入其麾下,這對美國後續的一系列外交行動,有可能會産生非常重要的助力作用。

  記者|張晗

  編輯 | 張晗

  簽審|楊瓊

  監製|劉軼瑤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