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假期的臨近,國內旅遊市場熱度攀升,各地適時推出“文旅大餐”,讓“省際交界旅遊”成為新亮點。
中秋國慶假期出遊人數及旅遊消費或創新高
在寶貴的假期,很多人都非常重視時間利用效率,能夠一次性體驗多個省份風情的“省際交界遊”,成為今年國慶的熱門選擇。此外,專家預測,今年的中秋國慶長假在出遊人數、旅遊消費方面都將創新高。
今年國慶假期,兼具地理交匯與文化融合特色的省際交界城市成為出行熱門。在線旅遊平臺數據顯示,國內省際交界城市的國慶假期訂單量同比增長58%。其中,雲、貴、川三省交界的昭通預訂量同比飆升95%,遊客可通過“一日一省”的旅程,高效體驗三省風光;而地處贛、粵、湘、閩四省通衢的贛州,以獨特的客家文化與紅色歷史吸引大量遊客,訂單量同比增長70%,成為跨省文化體驗的重要目的地。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八天長假,是2025年的最後一個長假,也是冬季旅遊前最佳的長線出遊窗口期。綜合各方面的數據來看,今年的中秋國慶長假將會創造歷史的新高,無論是出遊的人數還是旅遊的消費都會達到歷史的一個高峰水準。
金秋時節,賞秋主題同樣受到遊客青睞。遼寧本溪楓葉搜索量環比激增20%;重慶巫山紅葉因明星打卡成為現象級目的地;江浙地區憑藉“水鄉秋韻、山林秋色、濱海秋光”的三重景觀矩陣,酒店熱度同比上漲超20%。與此同時,遠途目的地旅遊需求也顯著釋放,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地酒店搜索量同比飆升60%,“看日照金山”“草原騎馬射箭”等沉浸式體驗催熱特色場景消費,推動旅遊從“打卡式觀光”向“深度化體驗”轉變。
戴斌介紹,從中國旅遊研究院監測的數據來看,遊客的旅遊出遊的熱情在大幅度增長的同時,家庭遊成為主流,因為國慶節遇見中秋節,團圓是一個主題詞。越來越多的遊客願意我的行程我做主,願意和家人在一起更加輕鬆自由地支配時間,自主設計需要體驗的項目和産品。
複合型文旅産品打造多元體驗滿足情緒價值
如今,情緒價值也成為很多人選擇目的地的核心因素,尤其是具備“場景+文化+體驗”的複合型産品受到歡迎,比如“躺在酒店床上看雲海日出”“庭院溫泉賞星空”等沉浸式特色體驗的搜索熱度大幅上升。湖南各地景區也精心策劃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滿足遊客們對情緒價值的需求。
今年國慶假期,張家界推出“每日一主題”非遺文化展演與體驗活動。從10月1日至6日,連續六天集中展示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原生態非物質文化遺産。遊客可欣賞到土家擺手舞、毛古斯舞,沉浸式感受先民狩獵、耕作、繁衍的古老生活圖景;苗族嗩吶特技表演則以高亢嘹亮的旋律展現少數民族非凡的藝術創造力。
同時,位於武陵源區的張家界森林公園鷂子寨景區,在沉寂十年後也于國慶期間正式恢復對中外遊客開放。截至目前,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10月1日至3日的網絡預約人數已達2.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約6.83%。
全新場景+特色活動為雙節文旅消費添亮點
陜西一向是假日旅遊的熱門目的地,記者從陜西省文旅部門了解到,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全省精心策劃推出相關文旅主題活動2500多場,涵蓋文化體驗、民俗互動、自然觀光等多元場景;發佈秋季旅遊線路102條和文旅惠民措施109項,以全新場景與特色活動,靜待八方遊客。
在陜西西安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近百名身著定制唐代服飾的演員正加緊排練大型沉浸式巡遊表演,他們一顰一笑間盡顯盛唐儀態,力求精準再現長安市井的千年繁華,為雙節假期營造濃厚的盛唐氛圍。
街區秉持“長安四時景不同”理念,近期已完成秋季主題場景煥新,光影流轉間勾勒出沉浸式秋日意境,成為眾多遊客的熱門打卡點。
位於秦巴山區的南宮山景區,正迎來一年中最美的賞葉時節。萬畝紅葉漫山鋪展,層林盡染間與山間雲海交相輝映,宛如一幅渾然天成的秋日油畫。雙節期間,這裡將舉辦2025南宮山國際紅葉彩鈴節。眼下景區正進行最後的籌備衝刺,景區安全巡查隊已對南北兩條遊覽線路及10多公里登山步道展開全方位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