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美聯邦政府逼近停擺 一旦“關門”將造成什麼影響?
2025-09-30 11:25:2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王雨晴

  美國聯邦政府資金將於當地時間9月30日午夜耗盡,政府再次陷入停擺危機。

  當地時間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了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約翰·圖恩、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及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哈基姆·傑弗裏斯,討論防止聯邦政府停擺的措施。據美國媒體報道,國會兩黨領導人在會見特朗普後紛紛對媒體表示,雙方存在巨大分歧,談判進展甚微。

  兩黨仍存分歧 美聯邦政府逼近停擺

  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在與特朗普會面後稱兩黨在醫療保健方面存在巨大分歧,民主黨主張延長將於今年年底到期的《平價醫療法案》補貼,最終政府是否陷入停擺由共和黨決定。民主黨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傑弗裏斯表示,雙方仍存分歧。民主黨不會支持由共和黨起草的臨時撥款法案。眾議院議長約翰遜指責舒默和傑弗裏斯“拒絕承認基本事實” “綁架”和“劫持”撥款程式,並要求民主黨參議員支持眾議院已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若政府停擺,民主黨需為此後果負責。

  此前,國會眾議院曾以微弱優勢通過由共和黨起草的臨時撥款法案,試圖讓聯邦政府運轉資金維持至11月下旬,但隨後參議院未能通過這一法案。目前,美國兩黨再次就撥款陷入僵局,民主黨人尋求談判,共和黨人則希望繼續推動先前一版法案。

  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29日會晤國會領導人後,參議院預計將於9月30日重新投票。如果國會未能通過臨時撥款法案,聯邦政府將於當地時間10月1日零時停擺,數十萬聯邦工作人員將被迫無薪休假。

  多方因素讓美政府“關門”成為慣常戲碼

  自1980年以來,美國已14次陷入停擺窘境。

  央視記者 劉旭: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美國經常上演的政府“關門”危機。

  首先,制度掣肘讓預算僵局難以避免。與議會制不同,美國的行政和立法高度分立,總統與國會多數黨往往分屬不同陣營,加上兩院分立,談判空間被人為壓縮。《華爾街日報》指出,這種制度在政治極化環境下,使預算談判更容易走向僵局。

  其次,黨派極化與“邊緣策略”愈演愈烈。近年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將預算案當作政治籌碼。在眾議院,立場強硬的議員常常借機施壓,要求在預算中加入意識形態條款,導致“關門”風險被不斷製造。

  第三,美國社會撕裂加深了財政爭端。自由派強調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保守派則要求削減赤字、縮減開支。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的評論就認為,這種根本性的觀念分歧,讓預算談判不僅是財政問題,更是意識形態的正面對撞。

美聯邦政府逼近停擺 一旦“關門”將造成什麼影響?

  《華盛頓郵報》批評共和黨在醫保補貼問題上採取“政治賭博”。《政治報》則注意到眾議院議長約翰遜試圖淡化醫保爭議,但並未化解公眾疑慮。

  在美國民眾輿論方面,多項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政府“關門”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政治行為,反感用權力僵持來操弄公共機構。對於一次次的政府“關門”危機,美國民眾也開始顯現疲態。

美聯邦政府逼近停擺 一旦“關門”將造成什麼影響?

  屢陷“關門”風波,既是制度分權的副作用,更是兩黨鬥爭的副産品。它凸顯美國政治極化與妥協能力的缺失,也折射出民眾對政治角力的厭倦。更重要的是,這種反復的財政僵局與“關門”風險,不僅拖累美國自身的治理與公共服務,還一次次給全球市場帶來不確定性。美元信用、美債穩定性乃至國際投資者對美國政治制度的信心,都在被削弱。

  美聯邦政府“關門”將造成什麼影響

  在美國,雖然政府關門不是什麼新鮮戲碼,但今年的關門風險不同往年,幕後邏輯更為複雜。一旦臨時撥款法案在9月30日午夜前仍無法通過,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將造成什麼影響?

  一旦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大約80萬名聯邦僱員會被迫無薪休假,承包商帳單無法及時支付。多地博物館、國家公園和紀念碑等可能關閉或縮短開放時間。美國務院領事館和移民局的部分窗口將放慢工作甚至關閉,護照、綠卡、簽證等證件辦理時間被拉長。雖然社會保障金等強制性支出仍會發放,但相關人工服務將可能陷入停滯。

  對於低收入家庭,打擊會更快到來。數百萬孕婦和兒童的食品券將受影響,住房援助和能源補貼也會因資金斷檔而延遲,聯邦政府對學前教育和學校午餐的支持可能被迫由地方政府墊付,州縣財政壓力驟增。

  此外,交通、旅行、醫療、公共衛生等都將受到影響。人手短缺不僅會導致航班延誤、排隊頻繁,並且新航線審批、飛行員培訓和執照發放也會停止;此外,疾控中心、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日常統計更新、藥品審批速度等也會放慢,政府醫療保險等機構的電話客服、案件上訴等服務將難以獲取。

  更廣泛的經濟代價也不可忽視。分析普遍認為,政府關門可能讓美國經濟每週損失約70億美元,聯邦僱員薪資延遲發放會影響消費支出,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的焦慮會加劇波動。如果“停擺”久拖並與債務上限、財政赤字等議題交織,還可能導致美國政府借貸成本增加。

  隨著黨派極化加劇,政府“關門”幾乎成了美國政治的一種年度戲碼。然而,此次特朗普政府的態度也讓局勢更為複雜。通常,政府“停擺”意味著大量聯邦僱員被臨時無薪休假,資金恢復後,就可以直接復工。但特朗普政府此次要求準備可能的“永久裁員”。這一做法打破了過去的政治默契,讓“停擺”可能不再只是一次可逆的財政僵局,而成為潛在的制度性傷害,使得這場財政拉鋸戰的後果變得更加難以預測。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