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我國消費市場新意滿滿,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彰顯中國經濟蓬勃活力。
假期前三天,商務部重點監測的78個步行街和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4.2%。各大商圈突出各自特色,打造商、旅、文、體、展深度融合的消費新場景。
重慶商圈音樂節、美食節輪番登場,吸引遊客紛至遝來,中心城區解放碑等20個重點商圈消費總額同比增長11.38%。哈爾濱中央大街推出融合傳統音樂與現代電子音樂的木偶戲,打造“觀演+購物”新體驗,日均客流量超過80萬人次,同比增長近40%。濟南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打造國潮市集,傳統文化魅力令人流連。杭州文三數字生活街區裏,人形機器人與遊客親密互動。成都的國際數字文創季正在火熱進行,潮玩大街上的各類新奇體驗為商圈消費注入科技活力。
商品消費同樣新意盎然,科技類商品成為假期消費“潮品”。在深圳南頭古城,一家專賣科技産品的店舖裏人頭攢動,無弦吉他、空氣架子鼓、能做翻譯的AI眼鏡等近2000種商品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前來體驗。
傳統節日商品也表現亮眼,主打健康理念的低糖、低脂月餅成為選購主流。在以舊換新政策的帶動下,綠色化、智慧化産品備受青睞。安徽合肥發放5000萬元汽車消費券、舉辦新能源汽車大會,激發消費者購車熱情。
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假期前四天,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