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説法·關注民生實事”系列報道④: 説法丨規範預付式消費,讓“閉店逃債”毫無出路
2025-10-12 17:13:49來源:人民網編輯:馮啟坤

  健身房明知道自己馬上要倒閉關門了,還鼓動顧客辦卡,這樣的行為該如何擔責?僅僅退還預付款就夠了嗎?

  北京市西城區的李先生在某健身房辦了2年的健身卡,支付了4000元。

  可3個月後,李先生再次來到該健身房時,卻發現健身房大門緊閉。原來,該健身房資金鏈斷裂,已經倒閉關門了。

  健身房業主表示,後續會通過變賣資産、追回墊付資金等方式,償還員工工資和會員會費,但暫時沒有錢。

  更令李先生驚訝的是,溝通過程中李先生得知,其實就在辦卡前的兩個月,該健身房已經因拖欠房租被房東訴至法院,租賃合同已被法院依法判決解除了,並被要求騰退房屋。而且此時,健身房已經決定關門不再經營了。

  早知道要關門,還讓自己充錢辦卡,這不是欺詐嗎?於是,李先生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該健身房返還剩餘服務費,並要求三倍懲罰性賠償。

  法院會支持李先生的請求嗎?現實中,健身房、理髮店等收取消費者預付費之後,失聯“跑路”“惡意違約”等時有發生,預付式消費的痛點如何解決?

  今年新實施的《關於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於消費者維權又有何新的保障呢?

  説案例、講法律,本期“説法”關注預付式消費。(金歆)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