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報告中指出,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非銀行金融機構擴張以及債券市場承壓等多重風險交織,疊加資産價格被嚴重高估,將顯著增加“無序市場調整”的概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敦促各國央行在關稅與通脹風險上保持高度警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面對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市場韌性主要來自對發達經濟體貨幣寬鬆政策的預期。然而,這種市場樂觀情緒掩蓋了關稅和政府鉅額債務帶來的潛在損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半年度《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寫道:“估值模型表明,風險資産價格已遠高於基本面,增加了負面衝擊發生時出現無序調整的可能性”。報告指出,股市和公司信貸估值“被明顯拉伸”,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概念股推動下,市場集中度達到歷史高位。一旦預期回報無法支撐高估值,可能會出現“突然且劇烈的調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與資本市場部助理主任 吳建明:目前全球都出現了“資産估值被拉高”的現象。與我們4月發佈上一份報告相比,現在一些領域、一些國家的資産估值被拉高的程度更加明顯。您提到了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股,以美國為例,目前的估值水準已經回到了“被拉伸”的高位。雖然還沒有達到互聯網泡沫之前的水準,但正在接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與資本市場部助理主任 吳建明:此外我們還看到“市場集中度”上升的風險,少數幾隻股票正在驅動整個市場的走勢,這些都值得引起警惕。我們認為當前估值確實偏高。雖然並未直接預判會出現突然的劇烈調整,但估值越高,一旦出現調整,其幅度也會更大。因此無論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還是監管政策,決策者都應關注這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