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無人機攻防戰升級 俄烏陷入消耗戰
2025-10-25 15:49:36來源:環球資訊廣播編輯:田媛媛

  俄羅斯莫斯科州州長沃羅比約夫10月24日證實,當日早間,在距離莫斯科市約20公里的城鎮克拉斯諾戈爾斯克,一架無人機撞上一棟公寓樓,造成5人受傷。俄羅斯國防部稱,俄防空部隊一夜之間在包括莫斯科地區在內的俄羅斯多個地區攔截並摧毀了111架烏克蘭無人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環球軍事報道》主編魏東旭認為,目前,由於徵兵難和美歐援助的武器裝備交付速度緩慢,這些因素讓烏克蘭面臨越來越大的軍事壓力。為削弱俄軍進攻能力,烏軍開始發動更大規模的無人機襲擊,而俄軍的反無人機戰術戰法也在不斷升級。

  烏軍遠程打擊有三種手段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環球軍事報道》主編魏東旭指出,針對俄羅斯縱深目標實施打擊,烏克蘭目前有三種手段。

  其一,利用“海馬斯”火箭炮發射射程300公里的“陸軍戰術導彈”,或使用蘇-24戰鬥轟炸機發射英法提供的“風暴之影”、“斯卡普-EG”巡航導彈。烏克蘭目前獲得的這三種導彈數量很少,打擊範圍受限。

  其二,派戰鬥機闖入俄羅斯空域實施轟炸,目前烏克蘭空軍戰機的數量和品質不足以支持此類任務。

  其三,使用大量無人機持續對俄縱深區域進行襲擾,通過打擊能源設施、軍工生産體系,間接削弱俄軍戰力。目前,烏克蘭採取的就是這種規模越來越大的無人機攻擊戰術。

  俄軍反無人機能力不斷強化

  據了解,烏克蘭計劃在2026年生産800萬架無人機用於偵察和攻擊。

  魏東旭認為,烏克蘭規劃中的90%無人機産能,用於生産“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主要執行近距離打擊任務,目標包括對方人員、坦克和車輛。

  剩餘的産能用於滿足遠程打擊無人機等裝備的運用需求。烏方提供給北約的文件顯示,其遠程打擊無人機的産量,號稱已提高到2022年的22倍。

  烏克蘭之所以能夠大批量生産無人機,得益於歐洲國家向其提供了大量資金、技術和成熟的零部件。

  魏東旭認為,防範和反制烏克蘭的無人機襲擊,俄軍不斷積累經驗,研製出很多專用反無人機武器,戰術戰法也更加完善。

  首先,俄軍將傳統防空武器裝備與反無人機作戰需求相結合。“鎧甲”-S1、“道爾-M2”等機動防空作戰平臺,在保護重要目標和戰略設施的任務中,就取得了不俗戰績。

  其次,強化電子戰能力,對烏軍無人機實施“軟殺傷”。例如,“克拉蘇哈-4”機動式電子干擾車,能夠在大範圍區域內干擾無人機控制和導航信號,讓無人機無法命中目標。俄軍還在情報偵察體系的支持下,使用巡航導彈、戰術彈道導彈和遠程自殺式無人機,對烏克蘭無人機生産體系進行精確打擊,從源頭上削弱對手運用無人機的能力。所以,單日攔截無人機超過百架,對俄軍而言已經是常規戰果。

  對俄烏雙方而言,無論是發動無人機襲擊,還是攔截對方無人機,都需要投入越來越多的資源。持續了三年半的衝突,對於雙方而言都是一場消耗戰。

  觀察員︱魏東旭

  簽審︱楊瓊 張晗

  監製︱蔡耀遠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