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灣鼠海豚(Vaquita),又叫小頭鼠海豚,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海洋哺乳動物,僅分佈于墨西哥西北部加利福尼亞灣的一小片海域,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列為“極度瀕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物種。
10月29日,美聯社報道了非營利組織——海洋守護者保護協會(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和墨西哥政府聯合考察期間拍攝的航拍畫面,畫面顯示了一個罕見而充滿希望的景象:一隻成年小頭鼠海豚與一隻幼崽一起游泳,這意味著該物種仍在頑強生存並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進行繁殖。
科學家和墨西哥官員表示,此次考察記錄到 7 到 10 只小頭鼠海豚——略多於前一年估計的 6 到 8 只——這表明,在經歷了多年的下降之後,小頭鼠海豚的數量可能已經穩定下來。
小頭鼠海豚研究人員 芭芭拉·泰勒(Barbara Taylor):
“事實上,這些(小頭鼠海豚)‘倖存者’能出現在這裡簡直是個奇跡,能看到它們,找到它們,看到成年小頭鼠海豚及其幼崽在加利福尼亞灣北部游泳,真是令人欣慰。但看到它們在海灣的很多地方已經消失,真是令人難過。”
墨西哥環境部副部長 瑪麗娜·羅布萊斯·加西亞(Marina Robles García):
“小頭鼠海豚依然存在,它們還在生存。數量下降的趨勢並沒有持續下去。我們甚至看到了幾年來都沒見過的個體,這顯然意味著它們出現在了我們沒有監測到的區域,而且它們仍在繁殖。”
多年來,用於捕捉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刺網纏住小頭鼠海豚,導致其數量銳減,目前估計已不足十幾隻。與此同時,科學家們通過科學研究、監測和社區合作等方式,努力挽救小頭鼠海豚這一極度瀕危物種。
墨西哥當地漁民 拉蒙·弗朗哥·迪亞茲(Ramón Franco Diaz):
“這裡可以説是小頭鼠海豚的棲息地。政府設立了(捕魚)禁區,起初漁民們很難理解為什麼要實施這些措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個月後——他們意識到這些措施對於小頭鼠海豚的生存是必要的。”
小頭鼠海豚研究人員 芭芭拉·泰勒(Barbara Taylor):
“保護動物不僅僅是、也不完全是做科學實驗,而主要在於改變人類的行為。”
隨著海洋守護者協會的船隻繼續在這些受保護的水域巡邏,每一次新發現都為世界上最稀有的小頭鼠海豚的生存帶來了一絲脆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