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部上海統戰部-進博會廣告_fororder_268bf34b48850d8ec5b9871397992720
首頁 > 滾動 > 正文
北美觀察|美參院為政府開門亮“綠燈” 兩黨的硬仗才開場
2025-11-12 09:36:2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位樹理

  當地時間11月10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60票贊成、40票反對的結果,投票通過了《持續撥款與延期法案》,為結束政府“停擺”邁出關鍵一步。

  該法案將為聯邦政府提供資金至明年1月30日,並撤銷“停擺”期間的部分裁員措施,同時臨時防止進一步裁員。法案還納入三項全年撥款條款,涵蓋軍建設施與退伍軍人事務部、農業部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及國會運作經費。

  這意味著,參院終於按下了解鎖按鈕,為這場10月1日起至今持續40余天、創下歷史紀錄的聯邦政府“停擺”提供了可見的解決路徑。

  不過,程式並未走完:法案在參院進行“最終表決”後,隨後是眾議院表決,最後交由總統簽字生效;而即便開門在即,隨之而來的恢復與重建也面臨諸多考驗。

  法案生效 最快仍需數日

  按照常規立法路徑,在參院通過“最終表決”後,法案將被送往眾院進行表決。由於政府“停擺”,眾院已經休會將近兩個月。參院投票結果出爐後,眾院領導立即進入待命狀態,並已向議員發出通知,敦促他們立即啟程返回國會準備進行投票,具體表決時間一般會在投票前一天左右發佈。

  若眾院不改動文本即直接通過,法案則會送交白宮,由總統簽署後立即生效,各部門隨之進入復工、補發工資與業務恢復的執行流程。若眾院對文本作出修改,則將觸發兩院再次“乒乓”,政府恢復開門的時間表也會隨之拉長,直至最終兩院通過同一份文本。

  輿論認為,從目前兩黨氣氛看,即便樂觀推進,也至少要跨過眾院安排會期、表決以及簽署這一整套程式步驟,最快也要以“數日計”才能落地。

null

△據《衛報》報道,美參院最終通過臨時撥款法案後,還需經眾院通過,並送交總統簽字

  妥協未消除分歧 博弈仍在繼續

  這份臨時撥款法案顯然是兩黨彼此各退一步的現實算計。

  民主黨放下了“開門必須捆綁延長ACA補貼”的先決條件,接受把醫保補貼的爭議推遲到12月用單列表決方式解決;這既給了溫和派一個“先復工、後談醫保”的交代,但也難免招致黨內對談判籌碼流失的質疑。

  共和黨則在僱員待遇與人事安排上做出了讓步,承諾對“停擺”期間啟動的裁員和縮減編制動作進行剎車,為在崗與停薪留職人員補發“停擺”期間工資,對關門期間啟動的裁員和精簡編制予以撤回,並在2026年1月前暫停進一步的裁員安排。同時,包括糧食與營養項目、退伍軍人福利、國會自身經費等領域的全年撥款也先行落地,與短期臨時撥款法案並行推進,以示誠意。

null

△據《衛報》報道,種種跡象表明,參院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將會在眾院遭遇強烈反對

  表面看,這是兩黨“各取所需”,但實質上,圍繞該法案的新裂縫已經出現。

  民主黨不少議員對法案本身強烈反對,認為把醫保補貼議題挪到12月討論等於削弱了要價籌碼。國會進步派黨團主席、民主黨眾議員雷格·卡薩爾直言,接受這一法案“不是妥協,而是投降”;獨立參議員桑德斯表示,“如果民主黨人屈服,那將是一場政策和政治災難”。民主黨內對少數黨領袖舒默的不滿也聲浪不斷,質疑其領導和談判能力,呼籲對其進行罷免。

  同時,該版臨時撥款法案也在共和黨內引發不滿。儘管在參院已獲闖關通過,但多數共和黨人仍毫不掩飾對該法案文本的反對立場,認為該法案幾乎把去年支出水準原樣延續,沒有任何實際削減,他們要的不是讓政府先開門,而是要借關門壓力逼出更低的預算盤子。他們對如此“短期止血”的老路已經反感,擔心一旦通過這個暫時過渡方案,年底又會被時間逼迫走向綜合撥款法案,問題依然無解。

  這套妥協能否順利跨越最後一公里,仍取決於眾院排期,以及眾院是否改動該法案文本等。

  更大的不確定性還在前方路口。12月圍繞ACA補貼的單列表決,究竟如何設定內容與期限?覆蓋範圍如何?是否會再度被程式戰術拖延?這些都可能點燃新一輪僵局。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道,參院此版臨時撥款法案令許多民主黨人憤怒不已

  “災後重建”:關門考驗政治 開門考驗治理

  其實,門一旦打開,真正的難題才開始。

  首先是“災後重建”的前72小時。各機構要完成人員召回、班次重置與補發工資的核對等工作,統計與監管口徑在“停擺”期間的“黑屏數據”也需要在短時間內密集上線,核對時間的壓縮,使得誤差在所難免。同時,機場與空管系統從“限量運行”到常態化也需要幾天的調度磨合,短期內仍可能出現延誤與恢復期內的取消。

  隨後兩周,由於暫停的採購、撥款、審批與執法檢查都需要進行批量的追趕補課,因此,法庭與移民、食藥局(FDA)與環保、證監會(SEC)與合併審查等,都會迎來密集的工作排期,承包商與州地方政府的現金流壓力也會集中暴露。

  往後60天,結構性難題會逐漸浮出。在臨時撥款框架下,部門要在縮短的執行週期裏把預算既合規又安全地花出去,這種年底“搶支出”的動作肯定會帶來品質風險。同時,“停擺”帶來的人才流失與士氣下滑也會顯示出滯後效應,尤其是網絡安全、數據工程、空管與合規審查等關鍵崗位。換句話説,關門的政治賬已經記在了輿論場,開門的治理賬則剛剛開始入冊。

  雖然“先開門、後清障、再談醫保”的路徑,為快速止血贏得了時間,但也把更難的抉擇壓到了12月與新年之後,這使得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既是程式節點,也是政治考題。

  眾院是否照單全收、白宮何時落筆簽署、ACA如何定調、開門後如何有序恢復,都將決定參院這把“開門鑰匙”能否真正將聯邦機器從歷史最長的“停擺”中、完整而穩妥地帶回正軌。

null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不少民主黨人對參院此版臨時撥款法案感到憤怒

  (央視記者 武衛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