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歐洲頭條丨日內瓦會談:歐盟的“席位”與“聲量”
2025-11-25 19:28:0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編輯:位樹理

  當地時間11月23日,美國與烏克蘭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晤,外界普遍將此次接觸視為推動俄烏衝突走向政治解決的關鍵一步。在這場牽動全球安全格局的外交博弈中,歐洲是否真正擁有“一席之地”、能否發揮實質性作用,已成為觀察危機走向的重要視角。

  美烏會談:進展之下暗流涌動

  美烏雙方在日內瓦會談後宣佈,已擬定更新版和平框架,以回應此前被指“偏向俄羅斯利益”的草案內容。美國《華盛頓郵報》指出,初稿曾要求烏克蘭放棄領土、削減軍力並放棄加入北約,引發烏方及歐洲強烈反彈。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據美方透露,更新後的文件體現了雙方共識,並對會談表示“非常樂觀”。但美方也強調,文本仍在“動態更新”,尚未最終定稿。

  然而,會談現場氣氛並不如美方描述的那麼輕鬆。據烏克蘭媒體報道,烏方一名代表因情緒緊張,甚至弄斷了手中的筆。有記者稱,儘管會後雙方發表樂觀聲明,但會議過程“非常緊張”。

△法國《世界報》報道截圖

  此外,法國《世界報》指出,美方曾向烏方提出“11月27日前必須接受方案”的時間表,引發烏方及歐洲國家擔憂。

  報道顯示,儘管美烏會談釋放出“取得進展”的信號,但在安全保障、領土問題以及歐洲與北約角色等核心議題上,仍存在爭議。會談進程也受到時間壓力與外界質疑的雙重影響。

  歐洲算不算“在場”?

  就在美烏會談進行的同時,歐洲領導人及歐盟高層也紛紛就其立場作出回應。有媒體指出,歐洲國家對美國提出的方案表達質疑,關鍵原因在於歐洲在方案起草階段就被排除在外。歐方認為,草案內容“偏向俄羅斯”,可能弱化歐洲安全利益。英國《金融時報》文章稱,美國方案被歐洲國家指為“俄羅斯願望清單”。歐洲領導人再次強調,任何涉及烏克蘭的決策,必須納入歐洲及北約成員國同意機制。

△《金融時報》文章截圖

  23日日內瓦會議開始前,正在南非參加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通過視頻發表演説,提出三點意見:邊界不能通過武力改變、烏克蘭武裝力量不應受限、歐洲安全訴求必須得到保障。外界普遍認為,這是歐盟在俄烏衝突問題上劃下的紅線。

  歐盟委員會主席 馮德萊恩:我們已經就實現公正而持久和平,以及維護烏克蘭主權所需的主要要素達成一致。我要強調其中三點:第一,邊界不能通過武力改變;第二,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烏克蘭的武裝力量不應受到任何限制,否則將使其在未來面臨再次遭受攻擊的風險,並削弱歐洲安全;第三,確保烏克蘭和平的過程中必須充分體現歐盟的核心作用。

  《政治報》歐洲版援引多位歐盟外交官的説法稱,烏克蘭和歐洲在日內瓦會談後信心有所增強。此前在特朗普斡旋結束衝突的過程中,歐洲常被排除在外,如今他們終於坐到談判桌前,聲音也得到了傾聽。據稱,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已向歐盟和北約同行表示,任何和平協議都會考慮他們的安全關切。

  從這些反應看,歐盟並非被動旁觀,而是積極爭取更多話語權。

  歐盟在談判桌上尋找定位

  11月24日,歐盟領導人就烏克蘭和平進程舉行非正式會議,商討應對之策。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在會後聲明中表示,歐盟承諾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外交、軍事和經濟支持。

  歐洲理事會主席 科斯塔:歐盟承諾將繼續向澤連斯基總統提供他需要的外交、軍事、經濟支持,這尤其涉及對烏克蘭的財政支持。你們應該記得,歐盟曾在十月份承諾兌現這一承諾。我們會在十二月份的歐洲理事會上兌現這一承諾。我要強調,和平不能只是暫時的休戰,而必須是持久的解決方案。烏克蘭選擇了歐洲,歐洲也將與烏克蘭站在一起。

  從目前公開信息來看,儘管歐盟高層不斷表達立場並積極參與協調,但歐盟整體仍未真正進入美俄、美烏核心談判框架。歐洲在參與程度、話語權及自身戰略定位上,仍存在明顯的結構性分歧。

  在歐洲內部,法國、德國和英國一直試圖在和平進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在美國快速推動新版方案的情況下,歐洲多數時候處於被動跟進狀態。

  此外,若未來進入更龐大的和平協議與重建安排階段,歐洲還將面臨巨大的財政責任與政策壓力,包括如何處理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産、如何籌措烏克蘭重建資金等議題。這些問題的展開,將重新檢驗歐盟內部的政治協調能力。

  歐洲希望在俄烏衝突後的地區安全架構中保持關鍵地位,但若協議主導權仍掌握在美國或俄羅斯手中,歐洲恐將再次被邊緣化。儘管歐盟不斷發表聲明、尋求塑造統一立場,但現實遠比表態更為複雜。

  歐盟在日內瓦會談中的角色掙扎,折射出其在國際危機調解中尋求定位的現實困境。真正的“在場”,不僅要有席位,更要有清晰、協調、可持續的戰略與行動。

  監製丨曹日 姜秋鏑

  主編丨梁弢

  記者丨顧鑫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