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和平協議已“非常接近達成”,但歐洲領導人對此表示懷疑。
對歐洲領導人而言,美國提出的和平協議又一次對他們在俄烏衝突中影響力産生威脅。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以英、法、德為首的歐洲各國,就美國關於烏克蘭的計劃進行了會談,稱特朗普的和平計劃是“良好開端”,承諾共同“強化”其條款。11月25日,英法兩國又牽頭舉行“志願聯盟”會議,一邊積極肯定日內瓦會談的進展,一邊強推對烏安全保障措施。
對此,媒體分析認為,歐洲國家克制住了對特朗普“28點新計劃”的抨擊,反而選擇了接納,是因為在過去一年類似的事件中,歐洲已經打磨出了“應對特朗普手冊”,那就是“先附和,再調整”。
“多場合跟進”
美國《紐約時報》提出,歐洲領導人沒有公開譴責特朗普的計劃,而是開始悄悄調整其框架,這樣既避免直接與特朗普對立,又試圖保留對烏克蘭的支持、維護北約的團結。
11月22日,英國首相斯塔默、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茨在南非約翰內斯堡(G20會議期間)會面,宣稱特朗普的和平計劃是“良好開端”,承諾共同“強化”其條款。
11月23日,美烏在日內瓦談判,歐洲高級外交官也參與其中。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日內瓦談判前提出三點意見:邊界不能通過武力改變、烏克蘭武裝力量不應受限、歐洲安全訴求必須得到保障。外界普遍認為,這是歐盟在俄烏衝突問題上劃下的紅線。
11月24日,歐盟領導人就烏克蘭和平進程舉行非正式會議。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在會後聲明中表示,歐盟承諾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外交、軍事和經濟支持。
11月25日: 英法牽頭召開“志願聯盟”會議,討論向烏派維和部隊等事宜。
“志願聯盟”會議 邊誇邊修正
11月25日,由法英牽頭、30多個國家組成的支持烏克蘭“志願聯盟”舉行視頻會議,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他與英國首相斯塔默共同組織了這次會議,旨在“評估日內瓦談判的進展,並準備新的聯合倡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參加了這場視頻會議。
這場關鍵時刻的會議,歐洲領導人在肯定特朗普“調和成就”的同時,悄悄植入“安全保障”的訴求。
馬克龍在會議上敦促西方盟友向烏克蘭提供“堅如磐石”的安全保障,以推動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
法國總統馬克龍:“我們顯然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談判正在獲得新的動力,我們應該抓住這一勢頭,這並非因為有什麼理由感到擔憂,我們看到烏克蘭局勢穩定,俄羅斯行動遲緩,歐洲堅定不移。但即使是這樣,我們還是有機會朝著實現良好和平取得真正的進展。但實現良好和平的絕對條件是一系列強有力的安全保障,而不是紙上談兵。
英國首相斯塔默在會議中首先肯定旨在結束烏克蘭危機的和平談判取得了“良好進展”,隨後他強調烏克蘭和平進程“前路艱難”。
英國首相斯塔默:日內瓦會談取得了良好進展,我歡迎目前取得的一些進展。這是一個確保方案草案充分反映烏克蘭利益併為持久和平奠定基礎的機會。我敦促今天下午參加電話會議的各位同事鞏固各自的國家承諾,因為我們需要確保我們擁有最強大的能力和最完善的計劃。我們還將與美國軍方就其自身計劃的後續步驟進行磋商。我們必須拿出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向俄羅斯表明我們對任何違反行為都將嚴肅應對。
此外,德國外交部長瓦德普爾在稍早前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明確歡迎”美國為結束戰爭所作努力。他説,和平計劃取得了重大進展。而要讓這項計劃,讓烏克蘭人民和我們所有歐洲人共同渴望的和平最終成為現實。
同一天,波蘭國防部長在華沙舉行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強調,在任何談判中都必須納入烏克蘭的聲音,同時強調北約還需加強東翼的必要性。
歐洲舉步維艱
“志願聯盟”會議後,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法國和英國即將牽頭成立一個工作組,協調未來俄羅斯與烏克蘭停火後向烏方提供安全保障事宜,美國將參與其中。
馬克龍表示,該工作組將明確有意對烏提供安全保障的各方具體承擔哪些工作。其中,土耳其將主要承擔海上防禦方面的工作。
分析人士認為,在日內瓦會談後,美國方面立場有微弱軟化,表示和平計劃“不代表最終提議”,這與此前警告澤連斯基“必須接受”的態度有所不同。
這一轉變給了烏克蘭和歐洲盟友一定的談判空間。
從協議草案到最終方案落地,各方可能還需要“持續數月的艱苦談判”。隨著11月25日“志願聯盟”視頻會議的結束,烏克蘭背後的支持力量再次凝聚。但即便掌握了“應對特朗普手冊”,要在有限的迴旋空間中,尋找既能結束衝突又能維護話語權的道路,對歐洲來説仍是困難重重。
來源 | 總臺環球資訊
撰稿 | 張晗
簽審 | 楊瓊
監製 | 蔡耀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