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徽省堅持做好統籌協調“大文章” 下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 繪就“共進安徽”新畫卷
2022-02-24 10:41:24來源:安徽日報編輯:趙瀅溪責編:石麗敏

  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指出,堅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建設格局新的“共進安徽”。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板塊與板塊、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與共進,是新格局的“主旋律”。去年以來,我省堅持協調發展戰略,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鄉村振興成果顯著,各區域板塊協同發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紮實推進,一幅幅城鄉區域共進共贏的新畫卷徐徐展開。

  補鄉村短板 促“比翼齊飛”

  長期以來,農村窮、城市富、城鄉差異大,構成了“城鄉二元結構”。

  如何打破這種結構,推動城市與鄉村“比翼齊飛”?城鄉統籌發展,補齊鄉村的短板最為關鍵。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關於城鄉統籌的目標是:“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基本形成。”

  發展壯大現代農業,是城鄉統籌的關鍵步驟。去年,我省高標準農田面積增加到5510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62.4%,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8%以上,水稻種子出口量居全國第一位,10個千億級綠色食品全産業鏈啟動建設,新創建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基地140個,新增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21家,農業強省建設闊步向前。

  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今年,我省將大力實施“兩強一增”行動計劃,目前已出臺行動方案,細化了各項內容和具體目標要求,其中提出到2025年,力爭農業勞動生産率達4.8萬元/人、農業畝均産出率達10760元/畝,均較2020年翻一番。

  農業強起來,農村旺起來,農民富起來。去年,我省積極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完成農村改廁40萬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5%,提質改造農村公路4489公里,行政村快遞服務覆蓋率達97.8%,農村水、電、路、氣、房、訊等設施條件全面改善,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農村公共服務水準顯著提升,農村群眾喝上更優質水、走上平坦路、住上安全房、過上現代生活。江淮大地上,城鄉聯繫日益密切,鄉村生活更加美好,從“共進”到“共富”的步伐加快邁進。

  “人的城鎮化”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我省積極引導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城鎮化率預計提高到59.6%左右,同時以33項民生工程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均等化步伐,努力讓新市民在城市過上更有尊嚴、更有保障的新生活。

  聚共進合力 助“多點開花”

  從皖南到皖北,從皖西大別山區到皖江城市帶,格局新的“共進安徽”,還是一種地區與板塊之間的協調合作、共同發展。

  2021年以來,我省各區域板塊競相發展、全面發力,多點增長極加快構建——

  合肥都市圈一體化專題合作全面推進,與南京都市圈協同發展步伐加快,在“雙圈聯動”上再邁新步;

  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實際到位省外資金增長32.4%,高於全省17.5個百分點;

  皖江八市工業增加值佔全省比重進一步提高,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建設積極推進;

  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適應性産業培育力度加大,新增“三品一標”産品290個;

  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接待遊客人數、旅遊收入預計分別增長30%、40%,並建立了建立示範區文化旅遊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庫。

  在各區域板塊中,人口多、底子薄的皖北地區是安徽高品質發展的短板,而皖北振興發展就成為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

  去年9月,我省召開增強長三角欠發達區域高品質發展動能暨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建設推進大會,吹響了皖北振興的新號角。

  皖北要振興,産業是基礎。我省以加快建設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為突破口,持續增強欠發達區域高品質發展動能。用好國家支持政策,制定集聚區建設實施方案,以園中園、投資合作等模式深化與滬蘇浙園區共建,加快建設“6+2+N”承接平臺,加速皖北全面振興步伐。

  南北合作、園區共建,省內兄弟城市的合作之手握更緊。去年全年,我省南北合作共建園區實現經行銷售收入684億元、固定資産投資35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6.06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79.94億元。各園區堅持項目引領,創新招商方式,聚焦主導産業和支柱産業,開展招大引強和項目建設,2021年共建成投産項目236個,其中億元以上投資項目154個,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42.7億元,同比增長34.2%。

  與強者共舞 借發展“東風”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重大國家戰略,是安徽加速發展的重要機遇,更是協調發展的重大平臺。與強者共舞、與近鄰合作,安徽將在更高品質的一體化中增強發展動能、拓展發展空間。

  今年大年初六一大早,在滁州來安縣頂山—汊河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總投資112億元的捷泰16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項目現場,一輛輛大型挖掘機、工程車來回穿梭,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們在進行場地平整、打樁等基建工作,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熱火朝天的項目建設,只是一體化合作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類似頂山—汊河、浦口—南譙、江寧—博望這樣的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將成為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未來,在這些地區,跨省合作將憑藉“近水樓臺”的優勢愈加順暢,省際産業園區將加快建設,更多大項目將入駐,借著一體化的“東風”,“長三角好鄰居”之間將共享合作發展的新紅利。

  是“鄰居”,是“隊友”,彼此間還“結了對子”。去年1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上海市3個區、江蘇省3個市、浙江省2個市與我省8市開展結對合作幫扶。

  幹部互派挂職、共建産業合作園區、資本與項目對接……通過城市結對,打出“合作+幫扶”組合拳,不但是城市間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攜手”,還是先發地區幫扶欠發達地區,先富帶後富的“拉手”。

  為做好“結對子”的配合工作,安徽省制定出臺《推進落實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工作方案》,明確産業協作等高對接、項目人才資本高效對接、民生資源共建共享等一系列細化任務。

  規劃一張圖、交通一張網、辦事一個章、民生一卡通……從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交通、醫保、教育,到看不見的制度協同、聯手、重建,三省一市“同頻共振”,廣大群眾也在享受著一體化發展的甜美“果實”。去年以來,長三角“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地圖上線運行,120個事項實現跨省通辦,30類電子證照實現互認應用。(安徽日報記者 王弘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