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黃山黟縣:“喚醒”撂荒地 播種新希望
2022-05-20 09:59:03來源:黃山日報編輯:查宛昕責編:趙瀅溪

  黟縣把農村撂荒地整治作為保障糧食安全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以“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和促進農民增收”為主線,探索撂荒地復耕復種新方法。

  5月18日,在漁亭高速下口,農田裏一派忙碌景象,農民們在田間來回穿梭播撒稻種。今年來,漁亭鎮楠瑪村整治高速下口金陵組82畝撂荒地,經過田塊平整、道路修復、溝渠清淤,雜草叢生的荒地變身成了連片的高標準農田。

  “這裡原來是一片撂荒地,現在通過整改種植黑稻,不僅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還將荒地變成熟地,提高了土地産出率。”楠瑪村村書記沈利鋒説。

  曾經荒草一人高,如今荒田變良田。黟縣探索強村公司帶動模式,結合“五黑”特色産業,養殖黑雞、黑豬,種植黑茶和中藥材等,鞏固撂荒地整治成果的同時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戶增收。該縣還創新民宿認領模式,將傳統農業融入到“旅遊+産業”中,結合縣域農旅發展形勢,圍繞重點區域拋荒耕地,開展實地調研,制定“黟路田園”風光提升規劃,結合糧食及“五黑”特色農産品種植,形成一條與全域旅遊精品線路相呼應的“黟路田園”景觀帶。以無名初鄉村酒店和樸蔓農場為代表的黟縣民宿,分別以流轉的方式認領其周邊50畝、200畝撂荒地,著力打造冬種油菜、春來賞花、夏收菜籽、秋榨香油的油菜種植産業,摸索出一條農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讓撂荒地有實質性收益是解決撂荒地問題的根本,該縣通過以黃山七約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企業與農戶簽約,先有訂單,後有生産的“訂單式”種植銷售模式,保證了農戶每年穩定的收益,消除了農戶後顧之憂。訂單農業模式盤活了撂荒地,讓農田有了“活力”,讓農戶與企業、消費者建立起更緊密的聯繫,讓資本、技術、信息有的放矢,也讓農民收益穩定、幹勁十足。

  截至目前,黟縣通過整村流轉、代耕代種、土地入股三種模式復墾復種的撂荒地面積為1276畝,佔總撂荒面積的75%。(黃山日報 朱科家 王瑤 何彥銘)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