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慶科技創新碩果纍纍
2022-05-31 10:42:26來源:安慶日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科技是強盛之基,創新是進步之魂。近年來,創新環境加速優化、創新體系加速重塑、高新産業加速發展……科技創新已成為安慶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強大引擎和不竭動力。

  創新環境加速優化

  近年來,安慶圍繞自主創新支持,出臺一年一版的《安慶市推進自主創新若干政策》,支持首位産業人才引進、創新平臺建設、高新産業發展、科技成果轉化等,全社會研發投入也逐年加大,近三年年均同比增長保持在20%以上。

  圍繞創新創業支持,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實施意見》《高新技術企業加速成長行動實施方案》,連續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圍繞創新主體培育,陸續出臺《首位産業研發服務平臺建設工作指導意見》《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認定與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大我市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工作方案》,佈局首位産業平臺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引進,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實施創新平臺三年培育行動;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制定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行動方案》,67家高校院所與本市企業開展合作,實施196項産學研合作項目,啟動面向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貸”,籌建1.5億元的省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安慶子基金。

  隨著科技創新政策的不斷完善,政策“磁力”效應凸顯。一大批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技術攻關,在創新領域取得突破;全社會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優化,創新創業活力充分迸發。

  2021年,安慶安簧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承擔的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增強玻璃纖維複合材料在汽車輕量化板簧中應用研究”通過驗收。複合材料板簧成功開發應用,為輕量化汽車懸架技術開闢一條全新技術路徑;

  安徽微威膠件集團有限公司承擔的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高性能建築隔震支座用特種橡膠材料的研製及産業化”通過驗收。目前,該公司共申請發明專利4項,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項,制定企業標準2項;

  安徽普和電子有限公司承擔的省科技重大專項“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容電池的關鍵技術研發與産業化”通過驗收。公司申請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獲授權發明專利3項,制定企業標準3項,獲得省級新産品1項。項目科技成果轉化産生經濟效益3000余萬元;……一項項政策“紅利”向創新主體、創新載體密集傾斜,催生出科技創新的纍纍碩果。

  2021年,全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32億元,增長24.7%,增幅居全省第2位。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6%;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34家;620家企業入選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庫;全市技術合同交易總額125.74億元,同比增長56.7%。

  創新體系加速重塑

  近年來,安慶不斷推進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與重點院校和知名院所建立穩定緊密的合作關係,轉化科技成果。依託高校資源建設一批實體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和技術轉移中心等創新載體,引進優質創新資源,強化協同創新。

  創新型企業加快培育。組織實施規上企業創新能力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四大行動”和“百家高校院所進千企計劃”。2021年,全市1160家規上工業企業有創新活動,研發機構比例、研發活動企業均超過40%。69家企業參加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賽區安慶市賽。新增4家省級眾創空間和1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築夢新區“築夢之星”和“築夢空間”分獲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國家級眾創空間認定。

  科創平臺加快建設。2021年,全市已組建浙大安慶未來産業技術研究中心,合工大安慶汽車和裝備製造研究院,安慶師範大學智慧製造、化工新材料、人工智能三個協同創新中心,環新集團、合肥工業大學新能源汽車動力部件和基礎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聯合體7家。7家新型研發機構培育庫、2家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庫、4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庫、2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育庫已經建立。新認定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47家。

  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攻關。2021年,全市279個項目納入市科技計劃項目庫,其中汽車、化工新材料等領域項目超過50項。圍繞木本油料産業、竹木産業、中藥材産業等實施林業科技創新專項18項。同時,本市通過“揭榜挂帥”“定向委託”“研發眾包”“競爭後補助”等方式組織實施科技計劃項目,凝煉“工業掃碼設備”“功能性光刻膠”等一批“卡脖子”技術和産業鏈卡點技術項目。

  2021年,全市新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27個,4家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成功獲批,獲省扶持資金2200萬元,其中永馳嬰童藍曉艷團隊獲評A類,實現本市省A類人才團隊“零”的突破。

  高新産業加速發展

  只有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的通道,聚合産學研優勢,優化創新生態,才能增強創新驅動力。翻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歷程表,每一步都離不開産學研合作。2017年12月22日,北京化工大學安慶研究院揭牌,這是安慶市第一個正式落地的産學研共性平臺。此後,本市陸續與全國各大高校院所建立産學研合作關係。武漢紡織大學與迎江區政府合作共建武漢紡織大學迎江研究院;宜秀區政府與上海理工技術轉移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上海國家技術轉移聯盟安慶宜秀區工作站;中國石油大學與中國石化安慶分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石化安慶分公司技術開發與轉移中心……

  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建有省級科技創新平臺324個。中棉所長江科研中心等14個首位産業共性研發(服務)平臺2019年註冊運營,為首位産業發展支撐助力;規上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加快推進,714家規上企業建有研發機構;實施科技企業孵化器園區全覆蓋行動,建成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機構21家;融入長三角創新共同體,拓深産學研一體化,引進浙江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優質創新資源在安慶設立産業研究院。

  同時,本市也催生了一批高新産業集群,安慶經開區新能源及汽車零部件和裝備製造、安慶高新區化工新材料和醫藥、太湖縣功能膜、桐城市輸送機械和桐城懷寧軟膜包裝新材料等産業,已形成規模化高新産業集群。安慶高新區成功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産業基地,以化工新材料和醫工醫藥為主導的産業,成為安慶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新高地。築夢新區成為全省首個“四新經濟”園區,大力推進“一室一腦一谷”和5G網絡建設,打造“數字示範區”,目前5G創新應用戰略聯盟成員單位已達22家,百餘家互聯網+人工智能企業發展步伐日益加快;集友紙業、金張科技、華業香料、飛凱新材料、虹泰新材料、諾泉藥業等一批高品質企業快速成長。(安慶日報 全媒體記者 徐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