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徽:在“四個跨越”中邁向高品質發展(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
2022-07-22 08:57:18來源:人民日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7月20日,“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安徽專場舉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完成了從“總量居中、人均靠後”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正在實現從科教大省向科技創新策源地、傳統農業大省向新興産業聚集地、內陸腹地向改革開放新高地的跨越發展。

  下好創新先手棋

  推動發展高品質

  十年間,安徽省生産總值連跨3個萬億元臺階。去年,全省生産總值近4.3萬億元,人均生産總值超過1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2萬億元,進出口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

  “安徽十年的變化,從一個省域印證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安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鄭柵潔説。

  這十年,安徽堅持以創新驅動引領高品質發展,全力推進重大原始創新。全國首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落子安徽,12個大科學裝置佈局建設、數量居全國前列,量子通信、動態存儲晶片等領域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實現並跑領跑,墨子號、祖衝之號、九章等國之重器驚艷世界,“人造太陽”領先全球核聚變……全省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近15倍。製造業、數字經濟增加值均超萬億元。

  據介紹,依託科技實力與製造業基礎,安徽一手抓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産業發展壯大。十年間,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9%,位居全國第三位。其中,高新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7%,佔比由2012年的34.8%提高到2021年的45.7%;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年均增長19.8%,佔比由2012年的18.1%提高到2021年的41%。

  “把科技創新勢能轉化為高品質發展新動能,塑造一批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産業,這是安徽越走越開闊的一條路子。”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清憲説。

  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長張紅文介紹,下一步,安徽將以貫徹落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建設行動方案為牽引,努力建設成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應用示範的樣板省。

  堅持全國一盤棋

  開創發展新格局

  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安徽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

  作為全國首個跨省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十年來,安徽與浙江一道,完成了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三輪試點。目前,新安江水質優良比例保持100%,每年向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乾淨水。這一做法已在全國其他10個流域、15個省份推廣。

  為把好山好水保護好,安徽著力下好綠色發展這盤棋。“雙碳”戰略紮實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鞏固勝勢,長江、淮河、新安江、江淮運河構築四大生態廊道……2021年,安徽全省空氣、水環境品質均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準,PM2.5平均濃度為34.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2.7%;地表水總體水質優良斷面比例83.5%,比2012年上升10.6個百分點。

  “安徽生態環境品質的改善,關鍵在於發展的綠色低碳轉型。”王清憲介紹,過去十年,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31%,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41.3%。去年節能環保産業産值比上年增長25.5%。2021年,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較2015年下降7.3個百分點。

  作為國家糧食主産區,安徽扛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安徽省委副書記程麗華介紹:一是用“長牙齒”的硬措施保護好耕地,確保了全省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億畝以上;二是堅持科技賦能促進糧食增産增效,全省小麥、水稻和玉米均已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82.1%;三是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四是做大做強食品加工業,2021年全省規上農産品加工業總産值達6200億元。

  持之以恒抓作風

  全力做好民生事

  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始終把解決好民生問題放在重要位置。

  十年間,484萬貧困人口過上小康生活,8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新市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多,醫院數增長76%,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翻一番,人均預期壽命增長2歲多,平安建設連續10年進入全國先進行列。高速公路從“縣縣通”即將實現“縣城通”……

  為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安徽圍繞群眾的急難愁盼、突出群眾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今年啟動了10項“暖民心行動”,聚焦就業難、停車難、托幼難等人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

  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安徽不斷部署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工作,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組織“優環境、穩經濟”活動,現場辦公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上半年,全省各級領導共收集各類問題3.7萬個、解決率達95%。同時,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為抓手,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2016年以來,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中前兩種形態佔比達91%;2018年以來,全省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5538起。今天的安徽,政治環境不斷改善,經濟環境穩中向好,社會環境安定有序。

  鄭柵潔表示,安徽將以釘釘子精神抓緊抓細抓實,確保實現幹部改作風、民生有改善、企業得實惠、發展上臺階的多重效果,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人民日報 記者 吳焰 遊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