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徽:科技進步添動力 創新發展譜新篇
2022-07-22 16:38:16來源:新華社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安徽考察調研,參加全國人代會安徽代表團審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安徽發展指引方向。遵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大作為,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的重要指示,安徽夯實創新基礎,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扛穩糧食安全責任,發揮生態優勢,紮實推進民生事業,努力在新征程上實現更大作為。

  以科技創新為高品質發展增添強大動力

  淡藍色的畫面上,只見萬里長江奔流入海,淮河、錢塘江、太湖、巢湖如帶如鏡,一座座城市星羅棋佈……這是7月12日“巢湖一號”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從太空傳回的長三角區域高清畫面。

  今年2月,由安徽自主研發的“巢湖一號”衛星發射升空。“我們立足長三角,服務全世界。”天地信息網絡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盛磊説,得益於長三角研發協同、産業配套、人才資源等優勢,安徽正構建從衛星製造到應用終端、運營服務的空天信息産業鏈,目標到“十四五”末形成千億元産業規模。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安徽創新館,強調安徽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靠創新。要進一步夯實創新的基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新興産業,鍥而不捨、久久為功。

  組建全國首個國家實驗室、共建全國首個深空探測實驗室,安徽合肥、上海張江兩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開展“兩心同創”,目標建成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安徽對標世界一流,堅持加強前沿探索和前瞻佈局,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力度。

安徽:科技進步添動力 創新發展譜新篇

參會人員在合肥舉行的2021量子産業大會上參觀“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模型(2021年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九章”“祖衝之號”問世讓中國量子計算機實現算力全球領先,國家大科學裝置“人造太陽”創造1.2億攝氏度“燃燒”101秒世界紀錄……十年來,多項重大科技成果在安徽誕生。

安徽:科技進步添動力 創新發展譜新篇

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對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進行升級改造(2021年4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探索新機制破解高校“成果轉化難”,創辦科技大市場化解“成果定價難”,完善金融體系解決科創企業“融資擔保難”……安徽成為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試驗田”,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2年的1742家,快速增長到2021年的11368家。

  以新科技為傳統産業賦能。十年來,安徽積體電路産業、新型顯示産業、智慧語音産業等加速發展,有4個産業集群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以“芯屏器合”為標識的現代産業體系加快構建,製造業增加值、數字經濟增加值均超1萬億元。

安徽:科技進步添動力 創新發展譜新篇

2022年5月26日,在安徽省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合肥通富微電子有限公司,員工在裝片生産線上作業。新華社發(解琛 攝)

  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詞,安徽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牽頭成立長三角人工智能産業鏈聯盟等多個産業聯盟。滬蘇浙2021年在皖投資在建億元以上項目4167個,實際到位資金超過9000億元,同比增長22.6%。

安徽:科技進步添動力 創新發展譜新篇

在合肥舉行的2021世界製造業大會上,人們觀看運行中的智慧機器人(2021年1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以科技驅動高品質發展。2021年,安徽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産值比重提高到41%。

  過去十年間,安徽年生産總值從1.72萬億元增長至4.3萬億元,人均生産總值突破1萬美元,實現由全國“總量居中、人均靠後”向“總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

  持續深化農村改革扛穩糧食安全責任

  7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今年安徽夏糧總産量344.48億斤,比上年增加4.5億斤。

  盛夏時節,小麥已經歸倉,田間地頭可見忙碌的身影:在皖南,早稻開鐮收割;在皖北,玉米、大豆田間除草忙……

  “今年不僅小麥産量比去年高,而且一斤還多賣3毛錢,效益上去了,咱們種糧人幹勁足。”亳州市渦陽縣種糧大戶宋來寶説,通過科學種植,他的小麥連年增收,畝産已從2010年的約900斤,增加到今年的約1500斤。

安徽:科技進步添動力 創新發展譜新篇

在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段衝村,收割機將小麥裝車,確保顆粒歸倉(2022年5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陳三虎 攝)

  作為全國第四大糧食生産省份,安徽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制定省級層面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兩個清單,設立支持優質糧生産的專項資金,推進“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行動。

  十年來,安徽在“多種糧、種好糧”上連邁新臺階。2021年,安徽糧食總産量817.52億斤,創歷史新高,比2012年增加超過15%,優質專用小麥和水稻的種植面積佔比均超過六成。

  糧食持續豐收,離不開農村改革的持續深化。

  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是聞名全國的大包乾發源地。2016年以來,在集體資産股份合作制改革、“三變”(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等推動下,小崗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已連續五年分紅,累計分紅超1000萬元。“村裏發展快了,分紅金額多了,這是改革帶來的實惠。”村民殷玉榮説。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村主持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指出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靠深化改革。

  堅持問題導向,安徽持續深化農村改革,2017年以來接續推出49項改革任務,持續探索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等。以“三變”改革為例,各地積極引導農民把資源(土地、水面等)、資金等要素入股經營主體,農民成為股東,參與利益分配,獲得分紅等收入。到2021年,全省實施“三變”改革的村佔比提高到72%,集體經濟強村佔比提高到12%,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分別位居全國第1位和第5位。

  “三農”的變化,集中體現在促脫貧、謀振興。“靠精準扶貧好政策,我家從土房搬進樓房,一年能掙五六萬元,日子越過越好!”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村民陳澤申説。

安徽:科技進步添動力 創新發展譜新篇

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村民陳澤申在整理碼放著當地特産的貨架(2022年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安徽,2014年建檔立卡識別貧困村3000個、貧困人口484萬人。堅持精準扶貧,安徽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十大工程”,狠抓各項工作落實,到2020年,3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繼續向著鄉村振興邁進。

  保護好生態環境增進民生福祉

  盛夏傍晚,蕪湖十里江灣公園清風徐來,濱江步道上游人如織。昔日佈滿小碼頭、小船廠、小堆場的“生産岸線”已成為讓人流連忘返的長江風景線。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年來,坐擁“三山三江二湖”的安徽著眼永續發展算大賬、算長遠賬,堅持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安徽沿長江劃定三道生態防線,拆除非法碼頭,全面實施禁捕退捕,對幹流入河排污口水質基本實現監測。

  不止長江,淮河11萬餘人從“水口袋”裏搬至安全地區,在從人水爭地到人退水進的過程中探索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巢湖綜合治理累計完成投資390億元,努力打造合肥最美名片……

安徽:科技進步添動力 創新發展譜新篇

這是2019年11月28日拍攝的巢湖景色。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要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著手,增強民生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可持續性。

  搬入新家,也“搬”走了壓在趙莉心頭許久的大石頭:她家以前住在淮北市濉溪縣劉橋鎮的一處採煤塌陷區上,危險不説,還有漫天煤灰粉塵。在當地政府幫助下,一家人住進寬敞明亮的三室兩廳,第一件事便是安裝伸縮晾衣架,“周邊環境好了,衣服曬出去也不會弄臟了。”

  採煤塌陷區一度是皖北等地民生“痛點”。安徽近年來加快集中式搬遷、發展式安置、開髮式治理步伐。截至目前,僅淮北就累計投入資金150多億元,安置搬遷群眾20多萬人。

安徽:科技進步添動力 創新發展譜新篇

這是2021年11月25日拍攝的安徽淮北南湖濕地公園(無人機照片)。近年來,淮北市積極謀劃生態治理,修復採煤塌陷區,環境不斷改善,建成了多處水清岸綠的生態公園。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十年來,安徽堅持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挂肚的民生事,滾動實施民生工程項目76個,累計安排民生領域相關支出4.9萬億元。今年,安徽推出老年助餐、安心托幼等10項暖民心行動,新增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食品安全“你點我檢”等民生項目,不斷增進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江淮兒女奮勇爭先,堅持改革開放,堅持高品質發展,努力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新華社 記者 劉菁 徐海濤 姜剛 陳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