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蔬菜翠綠瓜果香!會澤特色水果、時鮮蔬菜俏銷市場
盛夏時節,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各地滿目翠綠、生機勃勃,特色水果、時鮮蔬菜俏銷市場,群眾臉上堆滿豐收的笑容。
在會澤縣紙廠鄉牛欄江邊的大石板、鄢家村等地的田地裏、山坡上,一串串花椒挂滿枝頭。江邊村委會江邊村民小組的村民魯遠順種了5畝花椒,已有十個年頭了,他説:“今年雨水好,花椒長勢喜人。預計今年我家賣花椒的收入在1萬元以上。”
“近年來,花椒每畝最低産值3500元,紙廠鄉1萬畝花椒可為2766戶種植戶增加3500萬元的收入。”紙廠鄉黨委組織委員王芳説。
會澤縣紙廠鄉江邊村、迤車鎮中河村、魯納鄉獅子村等地種植花椒12萬畝,目前有6萬畝已進入盛果期,年産值2.1億元。
會澤縣小江邊一帶海拔低,記者日前看到,西藍花、韭菜、小瓜、毛豆等蔬菜長勢喜人,桃子、李子、西瓜等水果採摘出售。
會澤縣大海鄉泥德坪村村民唐業申介紹説,泥德坪村以種植大蒜和甜脆玉米為主,40畝甜脆玉米初夏時節大量上市。小江村種植芋頭500畝、水稻800畝、冬棗300畝、西瓜1000畝。
大海鄉農技人員進村指導群眾種植蔬菜、水果、中藥材,落實各項惠農措施。“以前,我們在地裏種玉米、紅薯等,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後來,大海鄉政府的技術員教我們種西瓜、洋蔥、芒果等,一年可以賣幾萬塊錢,現在生活好多了。”小江村群眾劉燕説。
近年來,大海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某專業種植合作社,流轉土地2531畝,投資3000萬元,發展蔬菜和水果産業。“在合作社的指導下,我們種植石榴、椪柑,政府把水渠、機耕路修通了,我們的收入提高了,日子越過越好!”布多村群眾徐翠萍説。目前,大海鄉種植蔬菜4000畝、水果6000畝。
今年,50畝冰淇淋蜜瓜在會澤縣者海鎮小新村落戶。目前,小新村實驗基地裏的冰淇淋蜜瓜單個已有2公斤多重,很快就能採摘上市。瓜農對試種蜜瓜成功感到欣喜,對市場前景充滿信心。“者海鎮的土壤、氣候都十分適合種植蜜瓜,蜜瓜的生長時間只有3個月。按目前的市場價格算,每畝純收入約4000元。”瓜農趙東抱著一個成熟的大蜜瓜,樂呵呵地説。
時下,在會澤縣寶雲街道種植大戶楊勇的1300畝蘋果基地裏,務工人員正忙著對蘋果樹進行管理,每天每人收入80元。在寶雲街道,像楊勇一樣通過水果種植帶動群眾富裕起來的大戶很多。
寶雲街道三道村獼猴桃種植基地的果農在樹間套種辣椒,使林間“空閒地”變成“致富地”。三道村獼猴桃種植大戶錢以雲説:“果樹林下套種辣椒,是一種資源多重利用的高效經濟模式。”
寶雲街道在果樹行間套種農作物4000畝,套種率達50%,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寶雲街道種植的葡萄、蘋果、桃、獼猴桃、梨等特色優質水果面積達8100畝,年産值2430萬元。
特色蔬菜助農增收
夏季,在會澤縣迤車鎮中河村某蔬菜種植基地的160個標準塑膠大棚內,鬱鬱蔥蔥的韭菜即將變為韭黃,嫩綠光滑的西葫蘆到了採摘期,長勢喜人的四季豆生機盎然,剛移栽下的番茄苗茁壯成長,青翠欲滴的結球甘藍即將上市,這些與大棚旁邊的薔薇花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秀美的田園風光畫。
“我們基地種植的蔬菜都是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的,並且實現了産銷對接。韭黃按照訂單銷售,各種蔬菜主要配送到迤車鎮、馬路鄉等地的45所中小學校。”該蔬菜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説。該公司以土地流轉付租金、吸納村民務工發工資、收購農家肥讓農戶增收等方式,帶動周邊農戶300多戶戶均增收5000元,既豐富了城鄉“菜籃子”,又鼓起了村民“錢袋子”。
迤車鎮最北邊的店子、石橋、坪子3個村地處牛欄江流域的低熱河谷地帶,光熱資源豐富。今年,這幾個村種植蔬菜500畝,西葫蘆、辣椒、茄子、青豆、番茄在春季已經上市。“西葫蘆每畝收入在9000元左右,現在已經重新整地種上了玉米,再過一個月還要在玉米地裏套種紅薯、花生,讓村民多渠道增收。”店子村黨總支書記趙升安説。
迤車鎮西土村在致富帶頭人鮑林傳的帶領下,採取種養結合的綠色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實施畜禽糞污管引還田工程,種植300畝優質西藍花、馬鈴薯、辣椒等,又種植1500畝藍莓、桃子、蘋果等,走出一條綠色高效、循環發展的致富路。(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蔣瓊波 通訊員 劉光信 尹永權 攝影報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