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安徽             長三角一體化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安徽:工業經濟企穩回升,韌性在哪
2022-07-28 10:55:49來源:安徽日報編輯:劉旭東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其中,5月份增長5.2%,6月份增長6.6%——工業經濟企穩回升,韌性在哪

  經歷起伏波動,安徽工業經濟交出了一份令人感到踏實的“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6%。其中,5月份增長5.2%,6月份增長6.6%,分別較因疫情而出現負增長的4月份提高6.7個、8.1個百分點。與未來工業經濟走勢密切相關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也已連續兩個月處於擴張區間。

  面對疫情等超預期因素的衝擊,安徽工業經濟呈現穩健恢復態勢。“韌”,成為觀察半年來安徽工業表現最直觀的感受。

  新興産業動能強勁

  回顧受疫情影響較大的4月份,當時産業鏈供應鏈循環不暢、物流運輸受阻等問題突出,局面相當複雜嚴峻。但在階段性下滑後,工業經濟迅速反彈、企穩回升。從全省工業大盤來看,優勢行業功不可沒。上半年,裝備工業增加值增長13.8%,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4.8%;電子信息工業增加值增長11.4%,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18.1%。兩者相加,貢獻了工業增長的七成以上。

  表現突出的裝備工業中,新能源汽車産業可謂格外亮眼。上半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産量達21.4萬輛,同比增長94.1%,佔全省汽車産量的27.4%。得益於新能源汽車産業的迅猛增長,汽車製造業工業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增長10.3%。

  顯然,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新能源汽車這樣的新興産業動能強勁,是穩大盤的希望和主戰場所在。區域工業經濟的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上半年,新興産業集聚度較高的蕪湖、滁州、馬鞍山3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準4.5個、4.3個、2個百分點,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48.1%,成為支撐全省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主引擎”。

  蕪湖在4月份曾發生疫情,規上工業增加值仍實現10.1%的增長,實屬不易。4月17日疫情發生後,蕪湖主城區一度實行靜態管理。為保城市運轉、保重點企業、保必要生産力量,當地第一時間謀劃重點企業返崗復産,創新建立重點企業員工一次性返崗制度,全過程閉環管理,到4月26日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産。當時的每一分努力,如今都體現在“半年報”的成績單上。

  這充分説明只要措施及時果斷、精準得力,便能最大程度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高效統籌。

  “專精特新”表現亮眼

  市場主體是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力量載體。工業經濟能否穩定運行,最終是看成千上萬的企業能否健康發展。

  複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下,錨定産業鏈關鍵環節深耕的專精特新企業,在細分領域擁有較強競爭力,具有更強的抗衝擊能力。上半年,省專精特新企業營收總額突破4000億元、同比增長11%,利潤總額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9.4%。專精特新企業成為支撐安徽工業韌性的重要基石。

  截至目前,安徽省已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218家;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351家,其中今年新增150家。爭創國家級“小巨人”企業229家,數量居全國第8位;重點“小巨人”企業110家,其中今年新增20家。

  創新能力較強,是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動能強勁的根本。77%的省專精特新企業都是高新技術企業,佔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的23%;專精特新企業平均研發經費達608萬元,研發投入強度為2.74%,分別比全部企業和大型企業高1.22和0.74個百分點。省專精特新企業共參與、主導制定(修訂)國際標準59項、國家標準1065項、行業標準1827項;88家企業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238家企業設有博士後工作站,戶均擁有發明專利6項。

  深耕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産業技術基礎“四基”領域,主業突出,讓專精特新企業有著更深的“護城河”。省專精特新企業從事細分市場10年以上的佔一半以上,主導産品佔銷售收入比重均在70%以上。從主導産品市場佔有率看,國內細分市場佔有率超過5%的有1697家。

  專精特新企業的出色表現説明,越是面對複雜環境,中小企業越要堅持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路線,努力在細分市場和産業鏈關鍵環節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技術改造蓄積後勁

  機遇與挑戰是一枚硬幣的兩面,階段性的困難中往往孕育著變革和成長的機會。今年上半年的全省工業運行指標中,技改投資是一大亮點,同比增長22.2%,分別高於工業投資和固定資産投資增速2.1個和12.6個百分點。

  疫情衝擊下許多企業開工不足,但也帶來了實施技術改造的機會窗口。“今年以來,我們積極謀劃重點項目,多措並舉推進企業技改,工業和技改投資運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安徽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安徽省編制發佈《工業強基任務表》《重點短板領域技術改造指導目錄》,引導企業開展工業強基和補短板技術改造項目43個,實施傳統行業“四化”改造項目175個。

  為支持技改,經信部門會同部分銀行創新融資服務,推出“設備資産購置貸”“工業強基貸”,累計發放貸款32筆,貸款資金14.8億元。開展“四化”改造貸款貼息,對3年及以上項目貸款給予貼息補助。開展2022年金融支持工業強基補短板實施企業“四化”改造線上融資對接活動,首批75個“四化”改造項目被金融機構全部“搶單”,對接融資需求64.6億元。

  目前,技改重點項目正有序推進。安徽省經信廳調度的1000余項重點技改項目,已實施802項,超過序時進度。在危機中目光向內練內功,扎紮實實的技術改造,將提升安徽工業的競爭優勢,蓄積長遠發展的後勁。“全省工業戰線將持續抓好運行監測、項目引育、數字賦能、助企紓困等各項重點工作落實,全力以赴穩住工業經濟基本盤。”省經信廳總工程師徐文章説。(安徽日報 記者 汪國梁)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